2005年10月21日星期五

腦內啡成癮症狀

「腦內啡成癮症狀」一詞是來自《銃夢》的。

人之所以覺得快樂,是因為身體分泌一種叫「Endorphin」的氨基酸,令人產生幸福的感覺,而Endorphin是和嗎啡近似的物質,所以叫作「腦內啡」。有說人之所以沉迷某項事物,是因為上了腦內啡的癮,所以會重覆該行為,而《銃夢》中說道,當一個人突然受到某項打擊,身體會剎那間停止分泌腦內啡,於是會產生像毒癮發作一樣的狀態,呼吸困難、心痛、震顫、崩潰等等。這就是「腦內啡成癮症狀」。

我想,既然人可以戒毒,那麼腦內啡又可不可以戒掉呢?只要不讓自己有幸福的可能,那麼就不會受到打擊了?

我大概經常出現「腦內啡成癮症狀」。應該要努力把它戒掉。

《寄生獸》裡,右(米奇)說新一的「強」不是「人類的強」,是「生物的強」。意思是說,生物的強悍在於會在適者生存的世界裡為自己努力活下去,人卻會受到情感思想的羈絆而變得有所顧慮。究竟,能輕鬆克服內心悲傷的人,是進步了成為更堅強的人,還是已經連人也稱不上呢……

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

巴金


巴金過身了。結果他還是拿不到諾貝爾文學獎。

我沒看《家》、《春》、《秋》(倒是家母年輕時有看),可是小時卻有看過巴金的散文集和短篇小說集。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生平,尤其是十年文革時代的。文革時代巴金是捱批捱得最慘的一個,當時的「造反派」,拿著巴金的作品直指是資本主義的毒草,說他是牛鬼蛇神。遊街、捱打、做苦工,巴金什麼也試過。悲慘的是,當時巴金已經六十多歲。他的妻子更在這段時期捱不住病死了。

文革期間,他唯唯諾諾,怎苦怎慘也捱下去,原因只有一個:「只有歷史會證明對錯。」
試想想,一位靠筆桿子去改變社會的年老文學家,被如此折磨,竟然可以活下來。十年後,巴金再次獲得自由,再次可以寫自己的文章、翻譯自己喜愛的作品。我想,單是這份氣節,已經值得受人景仰了。

在中國完成了第二次載人升空的時候,印證著中國近代文學與社會改革的偉人卻悄然隕落。
或者,這代表著時代的變遷,巴金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吧。

2005年10月8日星期六

攻殼機動隊2


雖然有亞洲電影節,但因為忙的關係,所以沒打算去看。
但早前知道了有《攻殼機動隊2》,又未滿座,一時魯莽訂了票。

我很慶幸我這次的魯莽~(笑)

好看!好看得很!


出奇地比起第一集易懂易吃!(還是因為我看多了押井大人的作品?)當我滿以為要像當年看《攻殼1》時要看好幾次才懂,怎料 1 Take OK!作品的表層很單純,只是發生了「量產的少女型人造人殺死主人再自殺」的連環殺人事件,公安九課的バトー和トグサ被踢去接手調查,故事由此展開。據說,劇本是以漫畫版第六章的故事作藍本的。片中バトー和トグサ有著典型的警探孖寶的風格,輕鬆的片段還真不少。到最後清楚解釋了殺人事件的原委和過程,沒有像上集或《機動警察2》般隱晦,有著早期押井守作品的影子。可是,輕鬆易懂不代表故事沒內涵!跟上集的思想還是一脈相承,再一次探討「人」的定義、和「人」在「社會」中的立場和意義。畫面威力十足,不愧是押井守監督,3D的用法簡直是示範作。音樂方面我當然讚好!因為還是川井憲次啊。跟上集的音樂很接近但又有著不同的味道,很精彩。

啊,我想看多一次!但,我想在電影院看啊。

(突然想起換了監督的《Patlabor 3》……同樣是兩個警探的故事,押井監督拍出來的確是高幾班的……)

官網:
http://www.innocence-movie.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