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瞥見未來的瞬間

大約十三、四年前,讀某本電腦雜誌(忘了是Byte還是PC World),講述未來電腦技術發展。它列出三項科幻小說般的科技--量子處理器(Quantum Processor)、蛋白質記憶體(Protein based Memory)和全息圖儲存媒體(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量子處理器是以最微小的粒子代替邏輯閘,利用量子力學的原理去獲得邏輯計算的結果,甚至脫離經典電腦運算學的二元分法,因為量子力學是以疊加態作為基礎,數值不是「非零即壹」,而是「既零且壹」,徹底革新了傳統的電腦運算概念。蛋白質記憶體是利用一種特殊的感光蛋白,以其吸收不同波長的光線的狀態,來充當用以作快速存取的記憶體。至於全息圖儲存媒體,是利用全息圖的技術,在一片小巧而貌似透明的結晶體中,記錄巨量的資料。聽起來都像是科幻小說的橋段,最後那個全息圖儲存媒體的點子更被以前美國科幻片集《Babylon 5》用過,一片橡皮擦大小的結晶便可以放五十萬個Terabytes(即1000Gb)的資料,外星人和地球人用來放軍事情報、宇航日誌等等。我想,到底什麼時候這些科技才會變成現實呢?一百年後?五十年後?

最快的,三年。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上星期公布全息圖光碟技術取得突破,三年後可以把成品推出市場。這片全息圖光碟大小和DVD沒分別,容量卻是DVD的一百倍--500Gb。的確,和上述的五十萬Tb相差甚遠,可是《Babylon 5》的故事是以公元23世紀作為背景的。全息圖光碟之所以能在同樣的大小儲上一百倍的資料,是因為當中的資料是以多層(立體)的方法來儲存。簡單來說,DVD是一個很長的書架,我們為了能直接看到書脊,書架上只可以放一層書,就像一個平面。全息圖光碟便是利用書架的「深度」,在書的前面放了一層又一層。

近二十年的科技進展速度,著實令人吃驚。也許有人問,一片光碟可以放500Gb又如何?容量這麼大對我們有什麼實際用途?坦白說,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蓋茨也曾以為,640Kb的記憶體至少可以撐到1991年,足夠所有系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