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四)


(雖然艾活的三大作品《忽男忽女》、《怪物新娘》和《外太空九號計畫》都被評為爛片,但只有《外》被評為特別爛。這大概因為三片中只有這一齣貝拉‧盧戈西沒有真正演出。貝拉雖然年紀老邁、口音不純,但他對演戲的執著和熱情,即使配上再胡來的劇本和混帳的對白,仍散發出奇特的魅力。一個好演員可以救一齣戲,可不是假的。有興趣的可以在Youtube看看他的名作《Dracula》的片段,那種深邃的笑容、閃著燐光的眼神,雖然演繹手法古老,今天看還是覺得很不賴。)

前回說到不擅說話的克萊探長被殺,警察們還在屍體旁邊耍帥,鏡頭一轉,已見三隻飛碟在荷李活上空出現,經過CBS、NBC等電視台大樓,報紙大字標題寫著「飛碟現身荷李活」。旁白克里斯維大師說道,美國軍方介入,以武力迎擊這些天外來客……


很強大的真實軍事片段--當然又是不費錢的演習片段


那邊廂接上布景板前的玩具飛碟加煙火效果

在那些真實的軍事演習片段中,士兵不斷發射飛彈,飛碟模型旁便劈啪劈啪的爆出火花。畫面上更插入了一位叫作愛德華上校的角色,扮作在現場指揮,可是他的影子卻被燈光打在「地平線」(布景)上。他一舉手,那些飛彈便咻咻咻的往前飛,他再舉手,攻擊便停止。飛碟都沒被打中,仍在布景天上飄浮著。如果你問,軍方打不中飛碟是不是因為外星人厲害,我可以答你一定不是,那是因為在片段中出現的飛彈,其實都是地對地的。不過一般觀眾大概分不出地對空和地對地飛彈的分別吧,不花錢的片段就別太講究了。事實上,艾活在前作《怪物新娘》中更拿了原子彈試爆的片段作結尾,可真豪氣干雲啊!

艾活式的蠢對白可說是無處不在。有一位士兵向愛德華上校報告:

士兵:長官,你擔心他們(外星人)嗎?
愛德華:他們一定有理由才來訪吧。
(Well, they must have a reason for their visits.)
士兵:來訪?這不就說他們是客人嗎?用大砲轟他們是待客之道嗎?
(Visits? Well that would indicate visitors! Are big guns the usual way of welcoming visitors?)

接下來鏡頭便轉到一隻更大更假的球狀飛碟,三隻小飛碟徐徐躲到它的後面(那是降落啦)……


這便是外星人母船

從外表看來,球狀的主船身、環形的外圍,雖然土一點也不失為宇宙船的理想設計,大概外圍是利用自轉製造離心力的模擬重力區,中心是發動裝置,而降落用的小型飛碟也是停泊在球型的主體內……那太空船的內部是什麼樣子呢?外星人又是不是綠色皮膚、耳朵尖尖、眼睛漆黑、手腳小巧那種典型的「Little Green Man」的樣子呢?


WHAT THE HELL...???

這是什麼鬼東西啊?!?!這是外星人和太空船內部?!拉個布幕、放些機器便當作外星太空船嗎?那桌子還是木製附有飾邊的!這不只是簡陋,簡直是亂來啊!不過艾活的電影中「亂來」是很正常的吧。外星人更離譜,隨便找個人穿上閃亮的服裝便叫「外星人」嗎?不化妝也可以戴個頭盔或帽子,不要給我說這些髮線嚴重後移、經歷著中年危機的大叔是外星人啊!


眼神嬌柔(?)的外星人首領

坐在桌子後的外星人的首領更誇張,身上的衣服像是中古武士,胸前還有個中世紀的斧頭標誌。這身打扮造型,給一百個人看,恐怕九十九個人會說他是中世紀騎士,餘下一個會說他是演員吧,誰會想到那是外星人??可見艾活的美學觀感和邏輯已超越我們,大概一百萬人中也未必有一個。外星人見到領袖都作出可笑的交叉雙手拍打肩膀動作,代表一種外星文化(?)。添布頓在《朱古力獎門人》中便借用了這個動作,讓那些小矮人Oompa-Loompa以這動作表示打招呼。

這位外星首領脂粉味很重,談吐有點女性化,原來這位演員Bunny Breckinridge是位喜歡扮裝的同性戀者,艾活有易服癖,兩人相識已久。Bunny Breckinridge大有來頭,不是指他是自願公開同性戀者身分的先驅之一,也不是說他曾主動尋求進行變性手術的途徑企圖成為美國首批變性人之一(但失敗),而是說他的家族Breckinridge是美國政壇的大家族。布雷肯里奇家在十九世紀初已有人出任參議員及司法部長,其中John C. Breckinridge最具來頭,他三十六歲時出任美國第十四任副總統,當時的總統是詹姆斯‧布坎南,繼任的便是林肯。他是至今最年輕的副總統,而在南北戰爭中,他更擔任聯盟國(即是南軍)的戰爭部長(所以戰敗後他逃亡了好一陣子)。Bunny Breckinridge便是他的曾孫,在一個專出政客、議員、社會活動領袖的家族中,Bunny的行為,某程度上也算是「先進」的社會活動吧。而且這麼一來,布雷肯里奇家連外太空的政壇也涉足了。

一男一女兩位外星人走進房間,向首領匯報進攻地球的戰況。「我們正進行第九號計畫。」男性的中年大叔外星人隊長說。「唔,是把死人復活的那個計畫嗎……」首領煞有介事回答。我真是很想問一下,第一至第八號計畫到底是啥。

畫面回到地面,又是飛機師謝夫和妻子保娜在庭園談話的場面。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兩夫婦總愛在接連發生離奇命案的墳場旁的庭園閒聊。丈夫正準備出差,擔心妻子的安全,要求她到城裡回娘家暫住,妻子當然笑說不打緊--難得地,這電影出現正常的情節--然而,保娜的答話卻有夠彆扭:

"The saucers are up there. And the cemetery's out there. But I'll be locked up in there."
「飛碟在那兒,墳場在那兒,但我會把自己鎖在那兒。」

哎呀,究竟那兒是哪兒?這是誰寫的爛對白?……呃,當然是偉大的艾活了。

接下來當然是老掉牙的噱頭啦。丈夫上班,妻子獨守空房,怪物自然會出現偷襲。掩面的吸血鬼摸進保娜的房間(這兒可以用上貝拉進出某房子側門的片段!剪接得完美無瑕!),在愉快的配樂襯托下,慢慢走到她的床前……


施襲中(?)的脊骨神經科醫生喪屍

……然後讓女人逃去。他沒有撲過去,沒有擋在唯一的出口前,更沒有伸手掐死對方--啊,對,他的雙手不能用。他只是眼巴巴看著女人逃出屋外。這喪屍果然有夠笨啊!不過,觀眾想不到這位飛機師妻子更笨,逃出屋外後,竟然往墳場跑去……她在墳場中遇上女喪屍(一如以往靠剪接完成),更碰上剛從墳墓爬出來的克萊探長!


第三隻喪……咦?卡住了?

沒錯,Tor Johnson肥胖的身形又一次製造笑點,他從地洞爬上來的時候卡住了!他奮力地掙扎爬出來,連身子也歪倒一邊,可是不大成功。艾活當然把這些片段全數保留……在他的字典裡果然是沒有「NG」這詞語的……

保娜幾經辛苦,從墳場裡逃出來(雖然她從沒有跟任何一隻喪屍出現在同一個鏡頭內),被經過的司機救走。這事情當然驚動警方,於是夏柏警長和一眾無能手下再次出場,往墳場查探。他們探索了一會,發現了奇怪的空墳,可是因為四周太暗,只能派一位警員跳進洞裡看看棺材上的名字。

夏柏:你看到棺材上的名字嗎?
警員:太暗了,給我手電筒吧。
夏柏:給你一支火柴好不好?

這群警察,在黑暗的墳場裡偵查,一行五個人卻沒有一把手電筒。夏柏還真的把火柴丟給部下,警員看到克萊探長的名字後便說道:

「這是克萊探長的棺材!但他不在裡面啊!」

既然你站在一副空棺材裡,不用再強調體形比你大兩倍的克萊探長不在棺材裡吧……

下回預告:軍方前往墳場!人類即將和外星人進行第三類接觸!

相關連結: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一)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二)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三)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四)←閣下在此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五)(完)

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三)


(這是較早期版本的DVD封面,沒記錯的話有發行商弄了個Box-set,把艾活的「名作」集合一套出售)

第二回裡我們提到已故的偉大演員貝拉‧盧戈西在艾活奇蹟般的導演技術下,以蒙太奇的手法演出車禍一幕。鏡頭回到墳場,這次親友們出席的便是這位老人家的喪禮。奔喪的客人們從小小的墓室走出來,這些小角色還刻意講述老人葬在墓室、他的妻子卻是土葬的原因,說是家族傳統云云。觀眾這刻未必了解導演艾活的苦心經營,但多看一會,看到貝拉的替身掩著臉孔很墓室走出來便恍然大悟--如果是土葬,演員要用雙手支撐身體才能從地洞爬出,這麼一來他便沒有手去掩面!看,艾活對他重視的劇情的解釋可真一絲不苟……雖然他對其他地方全然無視。

剛負責解釋劇情的男女,突然發現了屍體!對,便是那兩位遭女喪屍毒手的教會幹事掘墳工人的屍體!於是,警察終於介入事件!克萊探長(Inspector Clay)連忙駕著變形金剛的始祖「變形警車」和同袍一起趕往現場。你問什麼是「變形警車」?


出發時是黑色的福特轎車,車頂只有左右兩盞射燈


途中車頂中央出現了警號喇叭


到墳場時連車門也變成白色

這不是「變形警車」是什麼?短短幾秒的片段已有三段變化,連柯柏文也想招攬他加入博派吧。觀眾這時大概對背景中白天和黑夜交替的手法也有點理解,所以不會問「為什麼出發時是晚上,駕車途中是白天,到達墳場時又變了夜晚呢」這種愚蠢問題。據美國的網民稱,這場戲中三輛福特根本不同型號,事實上這電影中後來出現的汽車也是一樣毫不連貫,所以觀眾們就別再深究了。

來到墳場,克萊探長詢問先到場的警員……抱歉,我壓根兒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事實上,連不少美國觀眾也不知道克萊探長在唸什麼對白,因為他的口音超重,說話咕嚕咕嚕的,比Hiphop界的說唱歌手更難懂。這位巨無霸演員叫Tor Johnson,本來是位摔角手,艾活看上他龐大的身型和奇怪的面貌,深知他是飾演怪人角色的好材料。沒錯,這位克萊探長即將成為第三隻喪屍,既然女喪屍Vampira不肯說話、吸血鬼喪屍貝拉不能說話(死了嘛),連胖喪屍也不交待一下被殺的過程便太過了。可是,Tor Johnson是位瑞典人,加上打摔角用不著唸台辭,叫他說話就像叫剛出道的阿諾舒華辛力加演說一樣。Tor Johnson除了在艾活的作品外幾乎沒有演出機會,不過他那嚇人的樣貌卻成了萬聖節的面具之一,到今天還是熱賣貨品。

克萊探長決定獨自到墳場走走,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事情,另一邊廂,開場時抓著半圓形木板操縱桿的飛機師謝夫正和妻子保娜在家中庭園閒聊著。他們的家就在墳場附近,對接二連三的警號聲感到不安。謝夫跟妻子提到在天空看到飛碟的怪事,而他回到地面時,軍方人員卻再三要他發誓不能向他人透露。兩口子討論著飛碟和軍方如何如何時,忽然一記狂風和強光把二人擊倒--呃,不,很明顯是二人自行倒下,還特意拉倒桌椅,扮作飛碟低空飛過的情形。OK,這是低成本手法,也沒什麼好吐槽的,可是在墳場有著同樣的演出,卻變得十分有趣--那時兩名仵作正抬著擔架床,床上有一具屍體(假人),警員們正在調查,忽地暴風掠過,眾人倒地,那兩個仵作連忙把屍體用力拋高(假人沒辦法扮作被強風吹倒嘛),再俯衝地上,墓碑也被撞得左搖右擺……NG?重拍?艾活是「一Take過」主義者,他絕不會浪費菲林和時間在重拍鏡頭上!所以這種明顯的穿幫也是OK的!

飛碟降落墳場深處,把貝拉(替身)喚起成為喪屍,他便和女喪屍合力殺害落單的克萊探長。Vampira的片段還是靠剪接補上,貝拉(替身)沒法子舉手(要掩面嘛),所以克萊探長怎死,觀眾還是只能意會,無法目睹。這一場較好,至少女喪屍舉起雙手向鏡頭逼近,配上克萊探長的慘叫,比較易懂。開場至今死了五個人卻沒有一個死亡的鏡頭,以今天的標準搞不好這電影可以用「G」級來上影(香港的I級)。克萊探長曾開槍,可是連開數槍,兩隻喪屍還是步步進逼……

當開第一槍時,還在調查的警長夏柏和兩名警員即時察覺,夏柏輕描淡寫地說:
「看來克萊遇上麻煩呢。」
傳來慘叫後,一名警員說道:
「大概跟剛才的怪事有關吧。」
夏柏警長便說:
「我們去看看吧。」

看來,克萊探長平時一定十分刻薄,惹來下屬怨恨,否則,他們怎會聽到槍聲和慘叫時如此淡然呢?我看,這段劇情的內容其實是:

夏柏說:「看來克萊遇上麻煩呢。」
(心聲:咦,那混球遇上兇手嗎?)
警員說:「大概跟剛才的怪事有關吧。」
(心聲:慘叫了!那該死的被襲擊了!)
夏柏說:「我們去看看吧。」
(心聲:慢一點,先待他死得徹徹底底……)

當三人發現克萊探長倒在地上,他們沒有第一時間呼救,也沒有檢查他的狀況,只是呆呆地站立著,一言不發看著死翹翹的上司。他們甚至沒有警戒兇手還在不在附近。良久,一位警員蹲下,伸手摸了探長,夏柏問道:「死了嗎?」警員答:「死了。」要命啊!真不知道這幾位在演什麼。夏柏警長還有個小動作極之嚇人:


先用槍管搔癢,再以槍嘴對著下屬亂指吩咐對方辦事……

夏柏到底怎升上警長的位置的?我想一定是他的手槍走火,不小心把前任警長打死他才獲得晉升吧。如果他演流氓警長便真是一流……

一隻蒙太奇女喪屍、一隻無法放開雙手的掩面吸血鬼、一個死去的胖探長、一群無能警察、一對還在庭園無事可幹的飛機師夫婦……真刺激耶。下回神秘的軍方和復古的外星人登場!真不愧是爛片之王,想不到寫了三回還有巨量的材料可寫……

相關連結: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一)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二)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三)←閣下在此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四)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五)(完)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二)


(這是偉大的《外太空九號計畫》的2006年復刻加彩色版DVD。導演艾活泉下有知,不知道會因為有人欣賞而高興,還是因為被人擅自更改他的「傑作」而憤怒呢?)

上回說到這部「神作」的製作背景,這次我們可以細看它的劇情和演出。一開場,觀眾看到斗大的字「Criswell Predicts」(克里斯維預言),接著便有一個男人以古怪的腔調說出奇怪的旁白。


「神奇的克里斯維」(The Amazing Criswell)

這位克里斯維是何許人也?原來50年代的美國心靈學、靈媒等超自然學說十分昌盛,電視台常常找一些自稱有神奇力量的人客串節目,這位Criswell大師便是其一,不過他最著名的不是準確的預言,而是胡說八道的猜測。他曾預言「宇宙射線擊中丹佛市,令所有鋼鐵變軟」,又說過「食人族將會復興」。他唯一準確的預言是「甘迺迪總統會因為一些事情無法連任」,可說是萬中無一的異例。「克里斯維預言」是他在電視節目中的環節,電影以此作為開場,還可以吸引一般觀眾。不過,克里斯維的旁白內容,令人啼笑皆非:

"Greetings, my friend. We are all interested in the future, for that is where you and I are going to spend the rest of our lives. And remember my friend, future events such as these will affect you in the future."
「各位朋友,您們好。我們對未來感興趣,因為你跟我將在那兒度過餘生。請記著,我的朋友,這些未來的事情會影響你們的未來……」

這是什麼廢話?我們不在未來度過餘生,難道是在過去嗎?未來的事情會影響我們的未來?這又是什麼廢話啊?「你明天不吃飯的話,你便會想吃飯」「你今晚不睡,明天便會很累」……這不是預言,是人類基本的邏輯思維……雖然我相信50年代的美國人很單純,但這種對白,恐怕連中世紀黑暗時代的農民也覺得無聊吧。

旁白過後,畫面出現演員名單、電影名稱等等,尚算有氣勢。故事開始是貝拉‧盧戈西參加葬禮的片段,旁白說這位老人失去了妻子,人生悲哀云云。鏡頭一轉,出現一架飛機(這是艾活從其他現成的菲林中找來的片段),接著的畫面便是兩位飛穖師和駕駛艙的樣子……咦?駕駛艙?


駕駛艙……?

這便是「艾活式布景」!觀眾留意的是劇情,畫面細節絕不理會,所以布景有點簡陋是可以接受的!一面木板挖個洞加一幅布便可以代替機艙牆壁,掛個墊板便可以代替儀表版啦。操縱桿?什麼操縱桿?隨便找片木板削個半圓形,放在演員面前便行了啊!漆成黑色便更完美!這比發展中國家的兒童電視節目的道具水平還要低……

如果這布景已令你發笑,這電影餘下的個多小時一定能讓你捧腹。當兩位飛機師閒聊時,一道強光襲來,原來飛碟出現了!未見飛碟,先見強光,但伴隨強光而來更有別的東西……


留意畫面正上方的陰影

呃,收音麥克風的影子入鏡了。兩位演員還要表現出飛機遇上氣流的情形,雙手抓著古怪的木板……不,是操縱桿,搖動身子扮作不穩。


飛碟!

鏡頭再轉,飛碟現真身!呃,簡陋也算了,觀眾還能清楚看到吊在飛碟上方的線!真的好像兒童節目……不,不打緊!觀眾不是來看這些的!故事最重要!演員最重要!

故事回到墳場,飛碟在附近藏匿。兩名演技奇差的掘墳工人說著毫無感情的對白。
甲:「你聽到什麼嗎?」
乙:「好像聽到。」
甲:「不像是噪音,尤其這兒沒有。」
乙:「嗯,有點怪怪的。」
甲:「可能我們老了。」
乙:「唔,無論那是什麼,它也離開了。」
甲:「那也是我們最好的選擇,離開。」
乙:「嗯,我們走吧。」
他們的演技奇差,像是外行人演戲,明知道鏡頭在哪兒,於是刻意迴避直視鏡頭,又硬繃繃的把對白唸出來。雖然這兩個角色一會兒便要死了,但這也太不專業吧……沒錯,這兩位的確不是演員,是外行人。電影的名單中沒有他們的名字,但根據資料,這兩位老兄原來是這電影的監製--這種自資的電影,監製除了導演外,便等於投資者。上回說過,這電影金主是某家教會,所以這兩位其實是教會的幹事……

當兩位教會的執事挖墳工人離開時,遇上第一次出場的女喪屍!兩名工人呆呆站立著,鏡頭一轉便現出可怕的女喪屍的身影,女喪屍緩緩提起雙手,畫面外傳來兩聲悽慘的叫聲--之後沒了。沒了?沒有女喪屍掐住工人的脖子,沒有工人逃命的情形,只是兩組毫無關連的鏡頭,代表工人命喪在女喪屍之手。這是蒙太奇啊!從兩組鏡頭的交替之間來推展鏡頭後的故事,簡直是超越傳統蒙太奇的意識流拍攝手法。觀眾要花想像力來推測工人和喪屍之間的關係,是藝術電影的上佳示範……咦,這是科幻喪屍片喔?


一邊是白天外景一邊是黑夜廠景,不是蒙太奇是什麼?

這位女喪屍是誰?這位演員叫Vampira,是50年代一個恐怖搞笑的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曾獲提名艾美獎,是一位具有知名度的明星。艾活找到她飾演三隻喪屍之一,令電影更有叫座力,可是,他不大想花錢在Vampira身上,反過來說,Vampira也未必願意在艾活的爛片中擔任主角。於是,艾活叫Vampira以她在電視節目的裝扮亮相,而她的所有片段,更在短短兩小時內拍完,她亦只收到演員工會規定的最低工資二百美元。可想而知,這種蒙太奇的手法未必是艾活的原意……

看過上回的故事大綱,也知道另一隻喪屍由已故的貝拉‧盧戈西飾演。艾活把他替貝拉拍的生活片段插入,片中貝拉走出家門,拿起花朵,一臉哀傷地離開畫面。慢著!如何交待他死亡呢?偉大的艾活又一次發揮他的蒙太奇魔力,當貝拉離開鏡頭時,配上尖銳的煞車聲和慘叫聲,再剪接一段馬路的片段,完成!這代表老人家被車撞死了!雖然貝拉離開鏡頭後,觀眾仍清楚看到他的影子,但不要緊,這些細節沒人會理會嘛!總之他死了!

原來我寫了這麼多,才不過是電影的首8分鐘……搞不好這篇文章要分五至六回?下回待續~

相關連結: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一)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二)←閣下在此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三)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四)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五)(完)

2009年1月18日星期日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一)


有內容!但即使捏爆了,仍然無減此片的精彩!

既然要談爛片,便不得不提這部古往今來被譽為爛片中的爛片、尤如爛片界中的聖杯、電影史上的奇跡《外太空九號計畫》(Plan 9 from Outer Space)。雖然這是1959年的科幻片,可是它的「神聖」至今還是無人能及,它的影響無遠弗屆,不少作品向它致敬,成為潮流ICON、影迷的至愛……它之所以備受愛戴,全因為一個字--!由台前至幕後、劇本至演出、攝影至道具,全都爛到極點!一般拍得不好的電影只會叫觀眾離場,可是,《外太空九號計畫》卻叫觀眾欲罷不能,一看再看,因為實在難以相信,有人(或一群人)能拍出如此差勁、令人氣得發笑的電影!

或者要先說一下這作品的導演,鼎鼎大名的愛德華‧伍德(Edward D. Wood, Jr.),香港人愛稱為「艾活」(Ed Wood)。艾活被稱為荷李活史上最爛電影製作人,不論當導演、編劇還是剪接,成品也是一塌糊塗。艾活自小有易服癖,他的處女作《忽男忽女》(Glen or Glenda)便是以此為題材,自導自演。自此,他開始了他的電影事業,到處找(欺騙?)投資者讓他開拍恐怖、靈異、科幻等題材的電影。他那種「得過且過」加「快刀斬亂麻」的拍攝手法令人側目,他的導演理念也跟一般人有著明顯的差距。據說,拍攝某部電影的某個鏡頭出了點問題,某位身材肥胖的演員穿過一道狹小的門時被卡住,把布景的牆壁撞得搖搖晃晃。
艾活說:「好!Good Take!」
工作人員詫異地問道:「導演,剛才他不是卡住了嗎?不用補拍嗎?」
艾活問:「那我問你,你認為日常生活裡這個大個子會不會遇上這種情況?」
工作人員說:「當然會啊。」
艾活愉快地說:「那不就成了嗎?這是正常情況啊!」

《外太空九號計畫》的拍攝背景也極之神奇,可說是「神蹟」。話說艾活四處找資金拍電影,竟然找上一間教會,這間教會正想開拍十二部電影,講述耶穌的十二位門徒事蹟,可是他們也缺乏資金去進行這個龐大的計畫。艾活跟他們搭上後,哄騙對方,說:「現在科幻片大熱,你們投資我拍科幻片,電影賣座,保證能翻幾十倍,到時要拍多少部信仰電影也行啦。」於是,在上天的安排下,《外太空九號計畫》誕生了。

艾活一生潦倒,拍的電影在當時的票房全滅,直至他死後的八十年代才受到注意。名導演添布頓是艾活的粉絲,不但以相似的荒謬手法拍了《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更為對方立傳,拍了描述這位怪導生平的《艾活傳》(Ed Wood)。

艾活常用的演員都大有來頭,不是說他們是大明星,而是指各式各樣的人物也有,有美國電視史上最胡扯的靈媒、英語毫不靈光的巨大摔角手、甚至自己的女友,而最矚目的是年輕時曾在荷李活帶起恐怖片風潮、晚年潦倒的匈牙利演員貝拉‧盧戈西(Bela Lugosi)。貝拉在1931年主演的《吸血殭屍》(Dracula)開創了怪物恐怖片的先河,他的德古拉伯爵的形象更是深入民心。貝拉演的吸血鬼、卡洛夫(Boris Karloff)演的科學怪人、小龍查理(Lon Chaney, Jr.)演的狼人,在四十年代的美國可說是家喻戶曉。然而,貝拉晚年染上毒癮,又被視為過氣明星,在失意之際遇上仍將他捧為大明星的艾活,讓他在死前創出另一個傳奇(雖然不知道算是流芳百世還是貽笑千年)。

先說一下《外太空九號計畫》的劇情。故事講述有飛碟出現,一位居於墳場附近的飛機師在飛行時近距離目擊這些UFO,同時間,一位喪妻的老人在失意之中遇上車禍死去,被葬在那個墳場,然而他的妻子已經復活,變成喪屍殺害了兩個掘墓工人,老人其後也變成喪屍。為了調查兩名工人死亡的真相,警方前往墳場調查,肥胖的探長旋即被兩隻喪屍殺害。原來死人復活變成喪屍是外星人的陰謀,他們用電極刺激死人的腦下垂體和松果體,從而操縱喪屍。探長也變了喪屍,三隻喪屍更企圖加害飛機師的妻子,警方、軍方和飛機師聯手,找出飛碟降落之處,跟外星人對質,原來外星人使用這種計謀,全因為美國政府否認他們的存在,外星人無法跟人類溝通,一怒之下便意圖用這方法殲滅人類。外星人指,人類先發明了炸藥,之後是原子彈、氫彈,接下來便會發明「太陽彈」,一旦引爆便會產生連鎖反應,令太陽照射到的星體也接連爆炸,導致宇宙毀滅。為了自保,外星人決定先發制人,在雙方對峙之際,兩位警員救回被喪屍擄走的飛機師太太,飛機師便發難跟外星人糾纏,最後人類安然無恙,外星飛碟出意外爆炸,喪屍變成白骨。

我現在十分佩服自己,我竟然能有條理地把這個亂七八糟的故事整理成上文!單看這故事大綱已足以吐槽吐半天了!外星人為了毀滅人類所以把死人變喪屍已經夠惡搞,更要命的是他們忙了老半天只復活了三人!效率之低超乎想像!或者你會說:「不打緊!《天煞-地球反擊戰》(ID4)的故事也很混!拍得好看便行了!」那我可以保證,這個故事大綱是全片最正常的東西!

剛才提起貝拉‧盧戈西,他在這電影裡正是飾演喪屍之一--那位喪妻的老人。這電影是他的遺作,不過,他不是在電影拍竣後才過身,亦不是在拍攝中途逝世,他是在開拍前死去的。怎麼會這樣?原來,艾活為了說服投資者,把他曾為貝拉拍攝的一些無關片段加入電影中,以貝拉遺作之名推出,自然令作品更受注目。問題是,他只拍了極之零碎的片段,有一段是貝拉和一群人參加葬禮,一段是貝拉從家門走出來、嗅一下花朵,一段是貝拉打開一所房子的側門,以及幾段貝拉扮成吸血鬼,在光天化日的墳場裡走來走去,揚揚斗篷。怎可能讓他跟其他喪屍殺人、從墳墓爬出來、襲擊飛機師的妻子?結論很簡單,像李小龍拍《死亡遊戲》一樣--替身!我們以為李小龍的替身跟本尊不大相像,艾活找來的替身,徹頭徹尾跟貝拉沒半點相似!這傢伙更不是演員,是艾活女友的脊骨神經科醫生!艾活只是因為覺得對方有跟貝拉相似的眉毛和眼神,於是連對方比貝拉年輕四十歲也不管,邀請他拍攝!為了不讓觀眾認出,這位醫生一出場便要以斗篷遮臉,於是他便蓋著臉龐去襲擊活人……


扮成吸血鬼喪屍的貝拉‧盧戈西


扮成貝拉的脊骨神經科醫生


這電影有太多玩味之處,我分開兩篇(或幾篇)來寫,下次把場景和演出仔細分析!

相關連結: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一)←閣下在此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二)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三)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四)
【我愛爛片】《外太空九號計畫》(五)(完)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上帝禁區》:青澀的傑作


我其實很怕撰寫文章評論相識的作者的作品,不論是小說、音樂、漫畫……總之是任何形式的創作。純粹從消費者的角度,我可以放膽狠批,就算是天皇老子我也不會手下留情;然而,若果對方是認識的人,想到對方創作時的辛酸,感到累積那一點點心血的苦幹,我總是有點下不了手。

不過,我決定豁出去。所以,很抱歉了,冷言老師。

《上帝禁區》是台灣推理作家冷言的作品,曾入圍皇冠大眾小說獎的複選,只差一步便殺入決選。網上有人評《上帝禁區》是台灣推理小說的新一頁,有人認為這作品失落皇冠小說獎是評審們不懂得欣賞本格派的推理小說,甚至有人誇口《上帝禁區》在日本可以奪取某某推理小說獎。我覺得這些說法過於誇張,有點捧場抬轎的味道--雖然,無可否認,整體而言《上帝禁區》是本上乘的推理小說。

故事以一宗四十年前的分屍案作為起點,退休刑警施田接到男子姚世傑的通知,說能提供這起懸案的新情報,施田為了解開四十年來的心結,找來傻大姐女警梁羽冰,一同前往發生命案、位於雲林的雙子村查探。然而,分屍案的細節還沒查到,該地發生了新的命案,死者被發現時抱著肢解了的人偶……

以一本長篇推理小說而言,《上帝禁區》交足功課,不論編排謎團、角色偵查、解謎節奏也非常充分,毫不含糊。由謎團引發出新的謎團,解開一道謎題後卻驚現另一道謎題,手法上乘。然而,我讀《上帝禁區》初段時感到有些失望,一來某些角色的行為太老梗,墮進一般推理小說的窠臼,人物為了讓故事推展而顯得失實;另外,作品隱藏著的最大爆點,在我讀到開場不久後的某個章節便看穿。可能是近年看這種詭計看得太多,一看到某種手法,很自然想到謎底,只要抱著這種態度閱讀下去,所有安排也變得顯然易見。這是雙面刃,讀者不察覺的便會驚為天人,看穿了的話,便得靠故事的其他部分拉回分數。幸好,當我愈往後讀,故事愈流暢,即使沒有那個爆點襯托,其餘的謎底和戲劇性也十分足夠,事實上,我對結局的安排十分滿足,讀到最後時把初段的失望完全掃走。撇除那些瑕疵,《上帝禁區》的完成度奇高,全書充滿趣味性,謎團極之豐富(甚至可以吐槽說太過豐富),說質素足以角逐日本的推理小說獎未免太誇張,但可以說,如果《上帝禁區》翻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絕對不會失禮。

以下談及內容的優點和缺點,如果不想被劇透請勿點開。


先兵而後禮,談一下我認為的缺點。姚世傑和施田會面一段,雙方的對話十分彆扭,施田明知對方有可疑,卻又跟梁羽冰傻呼呼的上了對方的車子,縱使施田是功夫高手,也不會笨得跟對方上車吧。林夫人邀請各人留下過夜更是奇怪,既然家族裡發生了這件事情,晚上又要夜探小屋,為什麼把好幾位陌生人--還要是刑警、退休警官和檢察官--留在家裡?雖然後來有提出「在茶裡混了安眠藥」,讀者可以猜想林夫人打算把四人迷倒,與其讓他們在村內逛蕩不如把他們困在家中,可是,林夫人聰明地下了迷藥,卻沒有確認他們睡著便跟家人上山。怎說,這一段角色的行為都像是為了推展劇情而作出,以角色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大合理。其實要解決不難,反正施田已料到茶有問題,安排一段林家出發前查看他們,他們連忙詐睡便成。「瘋狂水電工」一案出現得比較突兀,如果在初段提一下大概會更完美,不由故事中的冷言說出(他不應該知道),也可以由施田提及,反正他是處理懸案的警官(還是有提過但我沒留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故事的「巧合」之處幾乎多得有點不可思議:首先是冷言偶然跟姚世傑和施田他們在餐廳遇上,還決定跟著往雙子村查探;即使是刻意購買同款,姚世傑碰巧在芸芸衣服中選了穿跟冷言相同的CK毛衣去書店偷看對方(如果說是雙胞胎的心電感應,我尚可接受);姚世傑在完全沒頭緒下假設雙子村的分屍案跟兄長的分屍案有關,竟然猜中;他偶然碰見殺兄仇人,而這位兇手更是關了十八年,這天才偶然從地窖逃出來……其實,只要加上一些細節便可以讓這些「偶然」變得不偶然(例如林豐年不一定要這一天才「偶然」逃出來,他每年逃個一兩次,也對劇情無損;姚世傑可能從當年林豐年或王婆身上知道某特徵,而這線索輾轉指向雙子村之類)。或者,冷言老師是打算用「巧合」來串連出「天網恢恢」的戲劇性,只是我捉摸不到。

《上帝禁區》有一個十分不利的條件--冷言老師是想向島田大師致敬吧?開場的布局和發展,令人想到名作《占星術殺人魔法》。冷言老師可能想帶出「謎面接近,謎底可以大大不同」的趣味,不過,如果一個讀者在書店拿起書,看了看簡介,翻了數頁,丟下一句「嘖,又是抄襲大師的橋段」便放下小說,這不是很可惜嗎?以作者的立場,這構思是很好玩的事情,但以行銷的角度,除非在書條加上「向島田大師致敬!顛覆《占星》的異類詭計!」或「挑戰島田大師!同樣的謎面,不一樣的謎底!」之類的宣傳字句,否則這樣的故事設計只會令編輯頭痛。

我十分喜歡五具屍體的最終解。沒有明言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謎底,這種手法十分高明!比起看穿了便沒戲唱的敘述性詭計,推出一個似乎合理的「複製人」解釋後,再全盤翻轉,帶出很暢快的閱讀體驗。「對嘛!我就壓根兒不相信世上有那些一年令身體長到四十歲的培養液!」這大概是不少讀者讀到解謎一刻的心聲。那個多餘的山道雙胞兄弟換人詭計也用得十分聰明,那一段令我有閱讀《獻給虛無的供物》的感覺,我當時心想:「好傢伙,這本《上帝禁區》打算連反推理的點子也用上嗎?」(笑)

作家李柏青先生在部落格指出,最後兄弟二人明明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說話卻像小孩子有點奇怪,我卻對這段極之驚嘆。因為這兩人真正的回憶,都停留在六七歲大哥遇害的時候嘛!如果他倆像成年人交談,反而失去了一種超越推理小說的氛圍。假如《上帝禁區》是齣電影,最後一幕冷言和姚世傑二人交談,鏡頭轉到從一人背後水平移過,角色剪接成六七歲時的模樣,這是何等感人的情節啊!把溫暖的情感寫進冰冷的推理小說內,不是一般追求理性的推理作者擅長的手法啊!

《上帝禁區》中,雖然看得出作者青澀的筆觸,但技巧和構想也達到專業的水準。期待冷言老師的新作,讓華文推理小說繼續向前邁進。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重點在「夢」--《狂骨之夢》


京極堂系列第三彈。我讀《魍魎之匣》時,看不夠三分一便猜到故事的脈絡,讀《狂骨之夢》更誇張,讀了首兩章,已知道故事中關鍵謎團的底蘊。這不是因為我頭腦好,只是因為我曾看過某齣好萊塢的電影,當中的詭計布局和《狂》大同小異,正所謂「同一招不能在同一位聖鬥士身上用兩次」,對推理迷來說,遇見布局接近的詭計,自然很容易看穿。不過,相當於《魍》,縱使我猜到《狂》的關鍵謎底,它的故事仍教我心醉,我甚至可以說,我喜歡《狂》多於《魍》。

《狂骨之夢》的故事敘述住在湘南海邊的小說家妻子朱美受到精神困擾,發覺死去的前夫前來索命,她一次又一次把對方殺死,前夫卻不斷重臨,她只有求救於基督教教堂的牧師和寄住在教堂的精神科醫生,然而這兩人也有不尋常的過去。與此同時,湘南海岸有兩起古怪的事件,一是有人目擊海上出現金色骷髏頭,及後更演變成「生出血肉和頭髮化作活生生的首級」的新聞;另一件是五對男女在山中集體自殺,使用的兇器乃是刻有皇室菊花紋章的匕首。三件怪事的背後是否彼此相連?還是巧合?

先說缺點。《狂骨之夢》和前作相比,有一點十分不同--妖怪的角色。《姑獲鳥之夏》和《魍魎之匣》中,「姑獲鳥」和「魍魎」的意義十分重大,甚至可以說是故事的核心,可是,「狂骨」在這個故事裡所佔的篇幅實在少得可憐,可以說是可有可無。另外,和前兩作不同,這一集京極堂遲遲沒有插手事件,他一出現,便快刀斬亂麻的把事情了結。以一般「謎團→調查→解決」模式作比較,這故事裡「調查」佔很小的份量,對部分推理迷來說,可能感到有點不足。

既然「妖怪」和「調查」這兩項重點也不足,為何我還對《狂骨之夢》讚譽有嘉呢?原因有二。第一,它的故事結構和編排,比起前兩作更「本格」,好些出色的新本格元素,它也囊括其中。斬首、屍體布置、借刀、某個詭計……一應俱全,而且,它亦掌握了日式傳統推理的趣味,家族的羈絆、陰謀、多重身分、神秘關係……可說是集古今之大成。除此之外,令我擊節讚賞的是事件背後的真正原因,牽涉到神話、宗教、日本皇室、歷史、精神心理學……如果由其他作者處理,大概會被指劇情唬爛,但京極夏彥卻有條不紊地把所有東西串起來,發想的龐大、手腕的高明,令我十分佩服。比起妖怪,我更愛神話和歷史,所以讀罷此作,感到極之滿足。

當然,在一些旁枝末節上,《狂骨之夢》還是有些「犯規」之處,加上那個牽連甚廣的結局,大概有讀者高呼「不公平」,但我還是要說,我認為《狂骨之夢》是京極堂系列首三作中趣味最濃郁的一部。如果沒有看穿詭計,大概更會被那個爆點嚇一跳吧--我以前看「那齣使用了同樣詭計的好萊塢電影」,秘密揭盅時真的詫異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喔。

2009年1月8日星期四

【我愛爛片】《凶兆2006》


有內容。連舊版本也會提到,請自行判斷是否繼續讀下去。

年過30的影迷,數荷李活的A級恐怖片,通常首選是73年的《驅魔人》(The Exorcist),副選便是76年開始的《凶兆》(The Omen)三部曲(唔,或者有人會說是《鬼驅人Poltergeist》吧,不過這部是80年代的作品)。《凶兆》中撒旦之子的形象深入民心,666這個在聖經中提及的「魔鬼數字」更廣為人知,當年連「歡樂今宵」也有趣劇開其玩笑,把666的胎記倒過來說成999,說生了個嬰兒出來便要報警云云。也多得此片誤導,好一陣子人人也以為魔鬼之子身上紋有666,只要一看便知道。《凶兆》中沒有突如其來嚇觀眾一跳的變態殺手,沒有撲出來把美女咬成兩半的怪物,整齣電影以詭異的氣氛和角色間不合常理的遭遇讓觀眾投入,邪惡的結局更令本片躍上另一個高峰。76年版的《凶兆》如斯精彩,那麼三十年後,06年翻拍的新版本如何呢?

以現在的電影技術和電腦特技的幫助,要再次演繹一個好劇本實在事半功倍。而且,在06年6月6日公映,實在想不到有比這個日期更好的宣傳。即使拍得不好,總不會太差,畢竟人人也相信舊版的成就很難超越,不及前作也是意料中事。結果我看完新版本,評語只有一個。

爛啊!

不是一般的爛,而是爛得讓熟悉舊版本的觀眾不斷吐槽,邊看邊失笑的「有趣」作品。新版本最過癮的是,幾乎100%重演了原作的所有劇情,可是有好些情節叫人啼笑皆非。

舊版本一開始便講述男主角科恩趕往醫院,在神父的提議下決定把領養的男嬰當作親生子,對剛生產的妻子隱瞞兒子夭折的事實。新版也一樣,可是卻畫蛇添足地追加一段梵諦岡主教團討論末日的徵兆,把911事件、南亞海嘯跟聖經的啟示錄扯上關係。OK,這是《達文西密碼》效應吧,大家都喜歡把時事穿鑿附會,我想,大概說梵諦岡有隊異能人戰隊,像X-men那樣上天入地跟敵基督對著幹也大有人相信。新版本的科恩出場,由曾在《奪命狂呼Scream》裡飾演冤獄殺手Cotton Weary的Liev Schreiber主演,演技嘛……原版是影帝格力哥利柏擔任主角,要比的話不大公平。當我不斷找理由說服自己新版本不太差時,科恩抱著嬰兒,走進病房,跟躺臥病床上的妻子見面,妻子對他說:

「他是誰喔?」

這是什麼鬼對白?那當然是你的兒子啊!!你不知道你真正的兒子已死,正在等兒子從加護病房出來呀!!難道你想丈夫跟你說:「親愛的,我們的兒子還在治療中,所以我偷偷拿人家的小Baby給你玩玩~」天,編劇在搞笑嗎?即使這是妻子開玩笑式的對白,也不應該在這時候祭出來啊?哪有剛生產完、累得要命、兒子又不在身邊時開這種低能玩笑的產婦?這不是產婦有問題,便是編劇有問題啊(如果是女主角爆肚的話,那便是沒有再補一Take的導演有問題)。順帶一提原版絕無此句……

再看下去,新版本跟舊版的發展完全一樣,連情節也是倒模似的,這一段去河邊,那一段看新居,導演似乎為了向舊作「完美」地致敬所以依樣畫葫蘆。保母自殺一段一模一樣,新版本的鏡頭技巧不錯……但舊版本保母撞向玻璃窗,小孩子們以奇異的眼神瞪著屍體的氣氛不是更嚇人嗎?算吧,這只是手法不同吧……不能分高低……

新版本的繼任保母貝洛太太由米亞花露主演,這可是A級人選,她主演的《魔鬼怪嬰》(Rosemary's Baby)是大導演波蘭斯基名作之一,真是無可挑剔的選角。正當我覺得新版也有可取之處時,出現了微妙的一幕:舊版中兒子戴文在桌球桌旁喧嘩,母親科恩太太受不了,憤怒地喚來貝洛太太把兒子帶回房間,古老的大宅、舊式的英式球桌、昏暗的燈光把氣氛襯托得很詭異。新版本中,戴文不是在玩桌球,是在玩……XBOX。他不像舊版本那樣喧鬧,相反很文靜地坐在電視前玩遊戲,科恩太太卻也受不了,要貝洛太太帶他回房間。這大概是為了突顯母親的轉變,但……遊戲機?這不是有點煞風景嗎?愈是現代化高科技的產品,愈跟這種古老的劇情格格不入喔?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吧,因為時代的進步,現代的小鬼不會幼稚得拿著桌球亂推亂丟的。

當我還在想著那彆扭的現代/舊式表達手法時,經典一幕來了--戴文騎著三輪車在房間團團轉,貝洛太太悄然打開房門,戴文便駕著車離開房間,撞向正在欄杆旁做家務的母親,母親失去重心掉下,抓著欄杆不放,戴文卻默然盯著命懸一線的她,看著她慢慢不支鬆手,摔到兩層樓下的地上……


經典的三輪車一幕

科恩太太一站到欄杆旁,我便迫不及待的盯著螢幕,期待新版本會拍得如何恐怖……
卡噠……卡噠……
「卡噠」?三輪車不是「咿呀咿呀」的嗎?就是那些「咿呀」令靜默的背景更嚇人啊?
卡噠……卡噠。
銀閃閃的,飛快的,有著時代感的,代替三輪車的玩意!滑板車!


Go Speed Racer GO~


我的下巴幾乎跟隨科恩太太掉到地上。恐怖的重點,便是在於愈是童真的事物,在出現異常的一刻便愈是恐怖。《閃靈》裡在走廊裡站著兩個樣子相同的小女孩,比起跑兩隻面目猙獰的怪獸出來來得嚇人。我們常常看到青少年以滑板車玩花式,摔個四腳朝天,這本來就是帶有「攻擊性」感覺的玩意,再誇張一點,如果戴文穿著美式足球服,把欄杆旁的母親撞飛,這只會令人覺得滑稽啊!把三輪車換成滑板車是誰人的餿主意?看到這兒,我笑了。

保母殺死科恩太太一幕也令我啼笑皆非。故事講述科恩知道了戴文的來歷,跟向他報告的記者往羅馬查探時,科恩太太在醫院接受治療,貝洛太太便往醫院下殺手。舊版本十分高明,科恩太太接到丈夫的電話警告後,便起身準備離開,卻發現貝洛太太在身後,下一個鏡頭便是她從醫院的四樓破窗飛墮,撞進一輛救護車中,死狀可怖。《凶兆》裡的死者都難逃魔鬼的作弄,神父被折斷的教堂避雷針刺死,前保母被迷惑後在眾目睽睽下吊頸自殺,記者意外地被斬首,唯一直接顯示被人殺害的是科恩太太,但觀眾都不知道保母是用什麼方法把她丟出窗外的,說不定貝洛太太一揮手,她便直飛窗外。新版本卻很細心地補回這一段,甚至把殺人的手法改變--

貝洛太太拿出針筒,在科恩太太輸血的喉管上注射空氣。

咦?這麼科學?
凡是在戴文面前阻礙他的都死於非命啊?在這電影裡撒旦無所不能,連教堂的避雷針也可以折斷,插死神父嘛。又可以迷惑人心,讓人自殺啊。幹啥貝洛太太這位撒旦之子身邊第一大紅人,要用這麼科學化兼會留下證據的手段來處死科恩太太?結論很簡單,這一定是撒旦給她的考驗:「口桀口桀!貝洛太太你他X的給我辦件事,證明你的忠心!不過別煩老子,那些X街的神父呀、蠢X過隻豬的保母呀已讓老子殺雞用牛刀,這個臭三八由你自己解決啦!」(撒旦是壞蛋,當然會說港漫式粗口)這位魔鬼保母真倒楣,被丟了件苦差事,人家黑社會大佬要小弟殺人也會安排噴子(手槍啦),她卻要空手上陣。編劇大人,到底你在搞什麼?

可惜接下來新版和原版一模一樣,沒有以上種種出人意表的奇招,電影一如所料地完結。新版本的畫面拍得很漂亮,鏡頭運用也及得上原作,撇除這兩點,新版《凶兆》令我看得十分愉快啊!好笑和多此一舉的場面一再出現,令觀眾驚喜不絕……咦,這是恐怖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