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美國大選的免費冰淇淋和咖啡

在香港,如果有人跟你說:「只要投票,你便可以獲贈雪糕和咖啡喔!」我們大概會聯想到某些政黨派米派月餅等問題拉票手法吧,可是這卻是本年度美國總統大選的一些推廣活動。美國著名雪糕廠商Ben & Jerry's推出了投票日到任何門市說出「我已投票」便可以獲贈一個雪糕球的活動,而Starbucks也一樣,只要在任何Starbucks咖啡店跟收銀員表示已投票便可以免費得到一杯中杯裝咖啡。兩間企業也指出,如果沒有投票證明也不打緊,只要說出「我已投票」,他們便相信。這做法若是放在香港甚至大陸,所有人大抵會問相同的問題:這不是跟自己公司倒米嗎?


不少人對「企業公民(Corporate Citizen)」的概念十分陌生。在香港,如果跟人說「一家企業也有她的公民責任」,大部分人只會想到大機構撥款贊助慈善活動,甚至覺得這些捐款只是用作兼具減稅功能的宣傳開支。沒錯,任何改善企業形象的費用也可以理解成宣傳費,分別在於付出這筆款項時,企業的動機是「打廣告」還是「幫助社會」。「企業公民」不局限於捐款等實質的項目上,幫助員工增值、務實地拓展業務、鼓勵員工關心社會課題等等也是。簡單來說,便是以「對社會有益處」作為大前提去經營企業。雷曼事件揭露了不少經紀的私人信件,內容說「希望當這經濟泡沫爆破時我們已賺夠了」;香港的銀行為了業績,要求員工無視市民還款能力推銷信用卡;大陸的食品生產商,為了賺取利潤刻意使用次級的原材料(更遑論使用有害物質)……以上種種,便是跟企業公民意識相違背。你可能認為上述的都是嚴重的例子,但其實「公司拖數」、「隱瞞公司的狀況企圖在合作中獲利」之類,也是有違企業公民責任的做法。一般人認為,做生意一定會「呃呃氹氹」,盡可能擴大己方利益為目的,可是John Nash早已提出了「Nash Equilibrium」(不知道這是什麼的可以看看電影《A Beautiful Mind》首十五分鐘),為了自己的好處傷害了整體的利益,到頭來只會得不償失。當然,這個平衡點十分難以定位,我們更會害怕他人破壞了平衡,結果也是自己蒙受損失,不過如果我們沒有先放棄一點利益,這個平衡便一定不能達致。

Ben & Jerry's和Starbucks這次的活動,雖然絕對有宣傳成分,但確實令美國市民更留意選舉,也協助了美國政府推廣公民意識。香港的企業往往利字當頭,就算肯資助大大小小的慈善活動,亦通常不願意跟政治沾上邊。香港最需要的,不是政府利用納稅人的金錢派糖,而是一顆在賺錢之餘顧念他人、關心社會的心--有學者預言,美國經濟再蕭條也好,因為美國人有著共同目標,有著公民意識,加上教育普及、人才眾多,無論怎樣跌倒總會爬起來,這是其他國家缺乏的完備條件。香港現在只懂說「背靠祖國」,這個曾經叱吒一時的國際金融中心,還想保住這頂虛幻的冠冕多久呢?從十三世紀開始,西方的貿易中心從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倫敦轉移到今天的紐約,華爾街風暴再大,仍沒有人敢斷言美國的經濟體系會崩潰,也沒有人質疑國際貿易中心會從紐約移到另一處;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倫敦沒落後,仍健全地發展,以旅遊、歷史、或國家的首都保住國際大都市的地位。試問香港沒有金融,我們還有什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