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亞運體操:金牌背後的好大喜功?

廣州亞運近日傳來風風雨雨,先有香港單車手刁小娟在分數遙遙領先下,被對手引發的意外受傷導致被迫退賽,繼而有台灣的跆拳道選手楊淑君離奇被裁定作弊取消資格,柔道方面亦有日本選手在一面倒的優勢中被判為敗方,黑哨、不公、陰謀等傳聞甚囂塵上。我認為以上事件不一定有幕後黑手(未宣判前犯人也只是「嫌犯」,有造馬的嫌疑也只能說是「嫌疑」),不過,從一些小地方看到,好大喜功的暴發戶心態正彌漫在中國國情之中。



中國體操隊在本屆賽事中奪得十三面金牌,就只有男子跳馬一項被韓國的梁鶴善突圍,以16.400的高分壓過中國選手馮喆的15.850分,令中國隊壟斷「14金」的希望幻滅(男子自由體操有同分雙金牌的情況出現,但中國至少也拿到其中一個席位)。在賽前更有「消息人士」放話,指中國體操有機會包攬金牌,結果在最後一日餘下五項單項時中國已手執之前的全部九面,媒體更大肆報導橫掃全部項目證明中國的體操實力在亞洲獨佔鰲頭云云。結果只差一面,一時間中國的民眾都有點失望,但這成績亦讓他們覺得「拿不到一百分,也拿了九十九」。體操比賽自從改制後,因為使用相當客觀的評分法,爭議變得很少,中國隊這十三面金牌並沒有什麼偏幫的問題,只是,這次大勝真的代表了「中國體操最強」嗎?

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了,現時世界男子體操一哥是日本選手內村航平。

以男子體操來說明吧。日本和中國的男子體操水平一向在世界的前列,前者曾有過輝煌的年代(跳馬便有兩個基本動作以日本選手命名),後者在改革開放後至二十一世紀亦相當強悍(跳馬中的「李小鵬跳」仍是目前難度分最高〔7.2〕的兩個動作之一)。撇開其他國家個別選手在單項的優秀成績(像今屆韓國跳馬選手的兩跳也是難度7.0,實在嚇人),單單日本已令中國不能誇口說自己是亞洲最強(更別提世界第一)。那為什麼這次日本選手們被中國狠狠打敗了呢?

原因很簡單,日本的一線選手沒有出賽。日本的體操選拔賽名為NHK杯,是國內選手爭取名次參加國際賽的指標,而這次參加亞運的選手中,名次最高的是第五名的中瀨卓也。那為什麼前四名不參賽?

因為他們去了參加一年一度的世界體操錦標賽。世界體操錦標賽一向是體操界的世界級盛事,是體操的世界盃,除了奧運年外每年舉辦。今年的錦標賽在荷蘭鹿特丹舉行,日期只是在亞運的兩星期前。在那大會中,中國男子體操隊也獲得不俗的成績,除了團體金牌外,更在吊環、雙槓和單槓奪金,不過個人全能方面卻被日本的內村航平搶盡風頭,他以超過兩分的優勢壓下第二名的德國選手波爾(92.331 vs 90.048),蟬聯冠軍,更一人拿下四面獎牌,而在團體賽中中國也只是以1.2分贏日本而已(274.997 vs 273.769),個人全能中中國選手三甲不入。

也許有「愛國」人士反駁,日本選手好逸惡勞,看看中國隊,前後參加兩個大賽,這個什麼村什麼平再厲害,沒參賽便沒有什麼好說的。事實上,我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貶低中國體操選手的實力(要貶低的話,只要看看「包攬七金」的女子隊的其他國際賽成績,差別便有夠明顯),我想強調的是中國人(尤其是主事的官員)的浮誇作風。

日本把選手分成兩隊,並不是他們小看亞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知道體操選手的價值。中國選手陳一冰在亞運開幕前接受訪問,說這次很辛苦,一連衝兩個大賽,休息和調整也很勉強。休息和調整不足是體操選手的最大敵人,因為最壞情況不是失手掉分,而是失手出意外受傷。體操的風險其實相當高,很多高難度動作的危險性比特技人拍電影要面對的更可怕,一個簡單的失誤,便可能丟掉性命或半身不遂(看看桑蘭)。

事實上,我們在比賽中亦可以看到,經過多日的比賽(加上世界錦標賽便是一個月來的比賽)中國選手們的體力和意志已接近極限。上面影片是賽事最後一天的單項比賽,滕海濱在雙槓中一開始便犯下罕見的失誤(「前擺單臂支撐轉體一周成倒立/季阿米托夫轉體」只是C組難度動作),以一位老練的國家級選手而言,這錯誤是幾近不可能的--可是我們只要細心一想,他在之前的團體和個人全能中都要表演全部六個項目,單項中他也佔了四個,失誤可說是意料之內。在同一段影片裡,我們亦可以看到女子隊的黃秋爽在自由體操的完結動作「曲體向後翻騰兩周」落地失敗,也許亦是因為體力未完全回復之故。

為國增光是運動員的使命,但並不是唯一的使命。與其在一個缺乏真正對手、含金量成疑的大賽中搶100%的勝利,不如想想運動員壽命、培育新秀、延續優勢的問題。為了虛名而賠上未來的發展,真的值得嗎?在中國官僚主導的報喜不報憂、短視近利、浮誇充闊的作風之下,中國人是否已忘記了實事求是、人文精神等美德?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台北夜雨


一如所料,飛機到達台北上空時,窗外一片迷霧。機翼的指示燈閃著藍光,令我不能分辨哪是閃電哪是燈光。第二次到台北,仍是下著雨的夜晚。在入境檢查磨蹭了好些時間,呆然地推著手推車,在桃園機場左顧右盼找公車售票處,卻沒想到看到認識的臉孔。手執名牌的呂仁,竟然在接機處等我。

「咦?我沒想過你會來啊!」我相當訝異,呂仁卻帶著微笑,給我這個驚喜。本來我也不知道如何乘巴士到台北市區,打算邊走邊找,呂仁便特意開車來載我一程。路途上,我以蹩腳的國語跟他聊香港和台灣的種種,車窗外雖然灑著雨,車廂中卻是有趣的話題。其實我沒告訴呂仁我的航班資料,他卻能憑蛛絲馬跡找出來,可見他的推理能力真不是蓋的!

飯店位於捷運忠孝復興站附近,跟車站只有兩分鐘的步程,還有SOGO、便利店和不少食店,我想東區應該是除了台北車站附近外另一個投宿的好選擇。翌日早上十一時,我便乘捷運往科技大樓站跟高普、冬陽和寵物先生吃午飯,之後出席推理作家協會年會。高普為了答謝咱們替他的新作《魔霧》寫推薦,做東招待我們。

我們光顧的是一家叫杏子的日式豬排店,據說是日本九州的店子,在台灣開分店。菜餚相當美味,讓顧客自己磨芝麻弄醬汁的做法很新鮮,配合嫩滑的豬排肉,感覺十分豪華。店子是冬陽推薦的,真是個好介紹,有機會再到台灣一定要再吃一次。在此感謝高普請客,也再替他打一下書,有興趣看看「混搭」風的懸疑恐怖幽默科幻作品,就不要錯過他的《魔霧》。席間我們聊過很多推理、出版、寫作的話題,最記得的是當高普說起下部作品的字數時,我們其餘三人也嚇了一跳。預祝他出版順利,也期望寵物先生快推出新作。

一時多到達年會會場,跟很多舊雨新知見面。比起去年,這一次的年會熱鬧得多,也許因為座談會一次祭出五位本土作家(雖然嘉振因傷缺席,結果只有四位),特別令人注目。年會五時多完結後,協會成員和有出席的入圍作者便往一年一度的年會聚餐。聚餐聊得很愉快,也有很多趣事,像我的國語實在不靈光,於是問林斯諺我用英語跟他談行不行--他的女伴笑說當然可以,我才想起斯諺去年出版了英文的哲學論文,我這個問題真失禮(笑)。期間還跟冬陽談過不少推理創作的話題,另外最意外的,是有機會跟傅博老師談了好久,當中更勞煩了冬陽、知言和秀霖翻譯,傅博老師笑說:「我又是說國語,冬陽又是說國語,怎麼你只聽懂他的啊?」抱歉傅博老師,我的國語聽力不好嘛,我想您聽我的國語也聽得辛苦吧(爆)。至於談話內容我會另外撰文,因為當中關於推理的話題很值得討論。

散席後本來打算乘捷運回飯店,沒想到知言說順道,可以載我一程,感謝感謝。車上還有秀霖和哲儀(我應該沒記錯?),路程不長但我們都聊得很高興。四人之間的閒聊滿有趣的,尤其我們用上多國語言交談,國語混英語加義大利語(呵,當然不是我說的)。回到復興南路的SOGO前,天正下著毛毛雨,週六晚上東區很是熱鬧,令人想起週末的銅鑼灣,不同的是台北的道路寬闊得多,沒有香港那種令人窒息的緊張感。

翌日中午,我在東區蹓躂一會後,便跟卡蘿會合(對,早上在飯店看NBA,太陽輸了,唉)。因為沒有計畫,當我說出「我想去淡水看看」,卻沒想到害苦了沒帶外套,只穿一件Polo衫的呂仁,真不好意思。三人搭上捷運,三十分鐘後便到達正下著雨、遊人眾多的淡水鎮。其實在星期六我還不知道淡水在哪兒,但我就是覺得這種沒計畫、隨意的觀光更有驚喜。淡水車站大概是仿古的建築,紅色的磚牆十分有特色。在路上,我看到不少旗幟,上面寫著「馬偕日」,我便問馬偕是誰,卡蘿答:「是一位在淡水建醫館的傳教士。」
「是什麼時代的?日據前?清朝?」
「唔……不大清楚。」
「總不會是去年吧。」(爆)

沿著淡水老街走去,感覺有點像五十年前的街道,不過這感覺並不強烈,因為台北市區裡也有很多舊式樓宇,已經令人回想起香港那些消失得七七八八的騎樓式建築。然而經過一所夾在兩幢平房間的小廟時,卻令我產生很大的興趣。這座叫作「晉德宮」的廟宇,供奉的是「黃姓將軍」。我們三人也看不出所以然(我還忖度是清初國姓爺手下之類),後來翻查一下,原來祭祀的是寧死不降清廷的明末禮部尚書黃道周。我們繼續走,沿途有很多食店和紀念品店舖,淡水的魚丸大概特別有名,所以魚丸之類的店子特別多。由於天氣差,下著雨,我不敢胡亂吃東西,否則這兒該是個美食天堂。

來到淡水信用合作社前,這大樓抓住我的視線。歐洲的設計和旁邊的建築很不同,到底是仿古的設計,還是真正有數十至一百年歷史的大樓呢?在牆壁上沒找到任何告示。後來回到飯店,我特意調查一下,發覺原來是二次大戰前的建築,不過當時的樣子只有兩層,看來現在的模樣是後來加建而成。離淡水信用合作社大樓不遠,便是香火鼎盛的福佑宮,當我看到它的匾額是用LED製成,大白天像東京新宿的酒吧招牌閃著彩虹般的顏色,我便哭笑不得。同一時間,旁邊有TVBS的記者在報導,原來當天有淡水居民發起運動,抗議淡水老街的重建過劇,沒有保留老街的特色。看來香港面對多年的問題,台灣也同樣發生。經濟的確是社會的重要議題,可是,如果為了拼經濟而忽視了一些人文價值,到頭來發覺失去時便無法補救。



經過碼頭和郵政局後,我們來到淡水禮拜堂。歌德式建築加上尖塔,為淡水這地方中西合璧的特質注入強力的元素。資料說這教堂建於二次大戰前的三十年代,屈指一算,也有八十年的歷史了。教堂旁邊是滬尾偕醫館,就是馬偕博士來台後開設的醫院,有百多年歷史。這兒有詳細的介紹,也讓我知道馬偕並不是去年來台的(笑)。原來這醫館是全台灣第一家西式醫院,如此說來,這位馬偕博士的功績實在偉大,也難怪淡水到處也是他的雕像和紀念館。之後我們經過一家小小的魚丸博物館,裡面有展出一些老舊的漁業器材,也有介紹淡水魚丸等等。不過,最微妙的是三樓放了展板介紹1884年中法戰爭的淡水之戰,我順著戰爭史一步一步看下去,在清軍勝利後卻突然變成如何製魚丸……

離開淡水前,我們還到過紅樓參觀,不過天氣不好,而且仍未到黃昏,所以紅樓並不太紅。另外,由於淡水的紅毛城較遠,所以未能去看看,有點可惜。回到台北,跟一眾友人集合,到了居酒屋吃晚餐。栞剛從澎湖回來,想不到我反而收到伴手禮的黑糖糕,真的很感謝。在聚會見識了著名的酒聚實況,笑鬧中過了三小時。回飯店前先跟寵物先生回家拿點東西,也因此有幸一窺大物作家的住處(笑)。台北的住宅區真的很寧靜,晚上十時左右已經沒半個人影,香港就連凌晨三時也未必有同樣的環境。

下了幾天的雨,天空終於放晴,可是我要回港了。問過飯店的職員,知道機場巴士站的地點,找了找,賣票的歐巴桑主動幫忙。跟她聊了幾句,問過巴士的班次,她說我還有時間可以逛一下,於是找拖著行李,到SOGO的地庫走了走,買了一些土產。回到巴士站時間尚早,再跟歐巴桑談起來,她相當熱心,跟我介紹台灣的景點和美味的鳳梨酥的賣處。巴士的行程比我想像中短,四十多分鐘便到達桃園機場,在公路上我還看到圓山大飯店,陽光之下的景色很優美,我只能慨嘆一句這種好天氣跟我無緣就是了。

這次旅程中,相當感激台灣的各位友好幫忙,有機會我一定會答謝大家。物質的收獲不多,但精神上、知識上的得著相當豐富。呼吸著異地的空氣、接觸過不同的文化、擴闊自己的眼界,這些經驗,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這幾天的體驗滋養我的血肉,希望這些啟發在將來能演化成不同的意念。也希望,將來到台灣時會遇上晴天--當然我亦不敢奢望是了。

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鋼之鍊金術師FA(我不是談動畫)


在動畫《鋼之鍊金術師FA》裡,艾力克兄弟漸漸發現軍方的陰謀--國家立國竟然是為了把全部人民放進巨大的鍊成陣,犧牲國民性命用來鍊製賢者之石……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香港政府不惜花上六百億港元,也要堅持建高鐵跟大陸接軌了。

不過依國內假貨充斥的經驗來看,搞不好鍊出來的不是賢者之石,是腎石。

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

死刑:該廢,還是不該廢?

我不是台灣人,本來對這個議題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我在網路上看過很多似是疑非的道理,正反雙方舉出一長串的論據,我總覺得都是繞圈子,觸不到問題的核心。所以我決定寫這一篇文章。

我生長在一個沒有死刑的城市裡(香港自六十年代起跟隨英國廢止死刑)(註),所以從來不覺得「沒有死刑的司法制度」是錯誤的。或者可以簡單地說一句,我認為「廢除死刑」是每個國家的發展目標,我是相當支持中止死刑,甚至認為死刑的概念是錯誤的。看過不少台灣反對廢死刑的文章,列出很多反駁的觀點,但我覺得那些說法都有問題。通常有以下的論點:

浪費公帑:很多「反廢」的支持者強調,無期徒刑浪費納稅人的金錢,讓犯人白吃飯,死刑可以省下公帑。這是不合理的,只要理解監獄的運作,便知道這不是實情。監獄並不是讓犯人呆在囚室裡白過廿四小時的地方,每天一樣有工作、有勞動。我們平時所見的路牌、公共地方的桌椅、政府刊物之類,很多是由囚犯製作的。事實上,囚犯是一種廉價勞動力,在死囚需要特別處理(司法上、行刑部門、行刑設施等等)的情況下,執行死刑不一定省錢。

假釋:反對廢死刑者會提出假釋的可能--如果一個罪大惡極、心狠手辣的連環殺人犯因為行為良好,提前出獄,對一般市民不是有很大的威脅嗎?這個疑問,建基於「再犯」的假設,或是犯人「假裝」悔改,企圖出獄後再犯事。因為以保護市民安全作為前提,所以殺死犯人是個一了百了的方法。我想先舉出反廢派另一個常說的論點:當廢死刑派提出冤獄的可能,反對者便會反駁「這是警政的制度問題,應該要改變的是調查拘捕的過程,而不是因為一個錯誤而去改變之後行刑的做法」。這是合理的,所以,我也會說,考慮「釋囚再犯罪」是假釋制度有沒有漏洞的問題,如果負責審核囚犯的委員會能精確地判斷犯人是否改過、出獄後假釋官能密切監察釋囚的生活,再犯事的疑惑便不存在。過往有釋囚犯法的事例,「這是假釋的制度問題,應該要改變的是審核釋囚的過程,而不是因為一個錯誤而去改變之前囚禁的做法」。因為怕冤獄而廢除死刑、和因為怕假釋再犯而反對廢除死刑,兩者在本質上有何分別?

原諒的權利:支持廢死刑的人往往會提到「原諒犯人」,人類應該有原諒他人的美德,而反對者會強調原諒的權利在受害者親屬手上,支持廢死的人越俎代庖。我認為兩方也弄錯一件事,這從來不是原不原諒的問題。很多人以為被害者(或親屬)跟加害者之間一定要講「原諒不原諒」,被害人家屬接受犯人無期徒刑便是原諒云云,然而我們所在的社會裡其實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容忍。加害者對某人的家人做了不可原諒的事情,某人永不原諒對方,但要容忍這個結果。正如你不認同的政黨執政,並不是要你去擁抱對方,而是要容忍及尊重這個結果。因為我們生活在有制度的文明社會裡,所以我們要接受並容忍某些制度下的結果。如果這個文明社會決定無期徒刑是最高刑罰,我們便要尊重並理解--即使你懷有極大的恨意,永不原諒那個壞人也好。

公平公義:我覺得這個其實是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為了公義,殺人者死。」多麼的鏗鏘,多麼的有力啊。自古便有「一命賠一命」的想法,這種概念植根於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思維、甚至我們的本性。但只要後退一步,會發現這是極之愚昧的想法。假設有人偷去你一百元,因為公平的原則,你要求偷竊者還你一百元,這是十分公正的,因為你所失去的和你得回的相等。假設有人無故打你一拳,因為公平的原則,你回對方一拳,這便有問題了,因為「打對方一拳」並不是你最初的要求,除了「心裡舒服一點」外,你完全沒有回報。於是,社會的制度下產生了「賠償」的概念,你被打了一拳嘛,法官判你勝訴,所以對方要賠償你一百元。「身體傷害和金錢」從來不是對等的,只是社會制度下我們接受了這想法。可是當中有一個麻煩--殺人又如何?因為被害者已經不在世上,賠償方案便不可行。其實「真正的公平」只有一個答案:如果犯人死去能令死者復活,這便是真正的公平,否則,對殺人者根本沒有任何「公平公正」的制裁。再進一步去想,假如「殺害他人」是一種侵害他人的罪業,那麼殺死加害者的過程也是同樣的罪業。套用上面的例子,你無故被人打一拳,醫藥費花了一百元,瘀傷要三天才退,而你獲得的「賠償」是打對方一拳,有理智的人也會覺得划不來。這才不是「公平公義」,別用這種炎炎大言來為自己的理念背書。

說了這麼多,諸位一定認為我大力支持台灣廢除死刑吧。抱歉,我認為台灣終有一天要廢除死刑,但不是現在。理由是相當簡單的。

先問一個簡單(但往往被忽略)的問題:社會為什麼有死刑?

對一個獨自住在孤島的人來說,「刑罰」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人類會聚集、會互動,當中有機會出現磨擦、侵害他人權利的事情,為了平息紛爭,所以要用上刑罰,來突顯制度的健全,維持群體的平穩。刑法的存在,除了給普羅大眾知道犯事的後果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嚇阻性,告訴市民「如果你幹壞事,便要接受這些令你痛苦的刑罰了」。死刑是最高的刑罰,因為我們都假設人最重視的是性命,它的嚇阻力也是最高的。換言之,死刑這個「齒輪」對社會這台「機器」的功能是「強烈地防止某事發生」。例如泰國的毒品問題非常嚴重,所以走私毒品的犯人有可能被處死;大陸為了嚴打貪污,會判受賄的官員死刑。細心一想,走私毒品或貪瀆不一定危害他人性命,亦只是間接地傷害他人(根據蝴蝶效應,你今天打開窗子亦可能「間接」讓某人死去),但為了平穩的社會,民眾都支持這些死刑政策,而死刑亦成功遏止相關的罪行。

所以,死刑存廢並不是政府官員或民眾突然跑出來說「不如我們廢除死刑吧」或「我們保留死刑吧」來決定,而要依社會的情況而論,否則社會就像掉了齒輪的機器一樣,一是停止運作,一是暴走。台灣民間要討論的,不是訴諸感情看被害者親屬哭哭啼啼、或是看前司法部長一臉慷慨就義的八點檔戲碼,而是「社會的治安是否好到可以放棄死刑?」以及「現在死刑對(潛在)罪犯還有沒有阻嚇力?」。我不支持台灣現在廢死刑的原因尤其表示在數字上:從香港警務處台灣警政署的統計來比較,我們便會發覺台灣的治安尚有很大的問題。以2009年為例,香港有47宗凶殺案,台灣卻有826宗,台灣人口只是香港的三倍多一點(台灣人口二千三百萬,香港七百萬),謀殺案竟然有十七倍之多。不拿香港這個小城市來比較,我們看看日本,日本人口大約是台灣的五倍(一億二千七百萬人),2009年的凶殺案數字卻只有1094宗,只比台灣高32%。日本也仍在爭議死刑存廢,台灣可以無視如此高的犯罪數字直接說一句「廢死刑」嗎?台灣警察一向為人詬病,經常被指吃案、調查不力、利用數據偽造業績(據說台灣警察的破案率是加上以前的案件,例如今年有一百起搶案,只偵破當中四十件,同時解決了去年三十起案子,數字上便會報上「破案率70%」--所以出現了2009年共有38宗重傷害案、破了39宗破案率達102%的荒謬結果),社會大眾擔心一旦失去死刑這個緊箍咒,導致治安愈差的可能是可以理解的。治亂世用重典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台灣警察能讓市民安心生活,嚴重罪案減少,社會變得平和,廢死刑的做法便合理得多。我認為台灣民眾應該考慮的不是「我們現在要不要死刑」,而是「我們的社會到了哪個樣貌才可以廢除死刑」,再努力把社會打造成那個理想中的形象。

如果你是台灣人,認為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死刑也一定不可放棄,我希望你撫心自問,你所期待的「公義」或「真理」是否客觀。如果你認為無論如何現在要立即廢除死刑,我亦希望你想想,台灣的社會是否真的能接受這個改變,你是希望台灣跟世界接軌還是「假裝」接軌。我期望將來的台灣是個沒有死刑的社會,當然這只是我作為一個多管閒事(兼帶點理想主義)的香港人的想法罷了。

(註:香港「實際上」在1993年才廢除死刑,只是在1966年以後,所有死刑犯都「自動」獲英女王特赦,這並不是「法律」。話說回來這種過渡期的做法也有其好處,畢竟修改法例牽涉大量程序,萬一廢死後治安轉差,再次恢復死刑也會做成立法制度上的麻煩。)

2010年3月7日星期日

Bloom Energy--未來能源的雛型?


有時實在不理解香港傳媒編採新聞的選擇。如果我沒看上星期的《60 Minutes》,再上網挖資料,便不知道這一個驚人的消息。二月二十四日,位於美國矽谷的綠色能源研發公司Bloom Energy召開發表會,宣布他們的產品Bloom Energy Server(簡稱Bloom Box)投入市場。雖然有人質疑這研究的成效,但亦有不少人希望這是未來能源發展應用的第一步--無論如何,對這項重要的新聞香港的報章隻字不提,實在令我無言。(大陸和台灣也有報導)

現在有不少公司研發綠色能源,香港也有公司研究市區風力發電的可能,這間Bloom Energy又有什麼厲害之處?他們研究的是「燃料電池」,即是從天然氣或沼氣等燃料,通過化學作用直接轉化成電能的電池。不少人聽到這個大概會嗤之以鼻,一來燃料電池不是新事物,二來當大家都在研究更環保的太陽能或風力發電時,耗費「燃料」的能源聽起來實在不吸引。如果因為這兩點便小看這家科研公司,便很可能錯過了整個發明最驚人之處。

現代利用燃料發電的方法,通常分成兩種:蒸氣渦輪發電(加熱令蒸氣膨脹、推動渦輪)和內燃機發電(把燃料和空氣混合、爆炸推動活塞,像汽車引擎那樣),而兩者也得通過燃燒燃料來進行。燃料電池的原理不同,它是直接利用化學作用,就像乾電池一樣,釋出電子,產生電力。由於不用燃燒,所以不用擔心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污染物,而且理論上更不用擔心能量因為燃燒而流失。可是,燃料電池一直也沒法普及,原因有兩個:效率太差和造價太貴。就像太陽能電池板一樣,如果要產生足夠的電力便要大量空間,而且燃料電池的電解質往往要用上鉑(白金)這類貴金屬,如此一來,燃料電池再美好也是無用武之地。

Bloom Energy便一口氣把這兩個關鍵問題解決了。

左圖的男士便是Bloom Energy的創辦人Dr KR Sridhar,他手上拿著的便是Bloom Box的核心元件,即是用來產生電力的電池板。他指出,他手上兩個疊起來的小匣子,已能滿足一個美國家庭的用電量,如果放在歐洲嘛,只要用一個便行(沒錯,美國家庭用電量之高是舉世無雙的 XD)。換言之,只要一個像電話亭大小的Bloom Box,接駁天然氣或垃圾堆填區產生的沼氣管線,便可以產生一條街道所要求的電力。製造成本也是一項突破,分隔物竟然是用沙粒所造成的瓷片,作為產生電力的電解質則是一種便宜的合金,沒有什麼貴金屬。

對於這種誇張的科技,我們都有所警惕,心想這或許是騙案,或是用來吸引投資者的誇大宣傳。令人相當意外的是,原來Bloom Box已暗地裡投入市場測試,被某幾家企業用上一年多,而那些公司,還是有名的Google、eBay、Walmart、FedEx等等。在Google總部便放了幾個大型的Bloom Box,用來生產資料中心的部分電力,已經正常地運作了一年(即是說,搞不好使用Gmail的各位已用過Bloom Energy生產的電力)。另外,Bloom Energy已找到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KPCB)當投資者--KPCB正是曾大力資助Google、Amazon、Netscape等IT公司的投資公司。



Dr KR Sridhar開辦Bloom Energy前,是替NASA服務的,他的研究項目是「在火星上產生氧氣」,據說該項研究已有成果,只是美國政府中止了重返月球計畫,連帶火星計畫一併拖延,於是他2001年約滿後,便把心思放在技術接近,但用途不同的燃料電池上。現在懷疑論者質疑的不是Bloom Energy可行與否(人家Google和eBay用了一整年了),而是將來的製造成本能否如Sridhar所說減至數千美元(由於現在仍未量產,造價要數十萬美元),以及它的耐用程度,是否可以連續運行十年而瓷片無損。不少人也在想KPCB這項投資是另一個Google還是另一個Segway(那台中看不中用的個人直立雙輪車),不過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這項發明的前景尚算樂觀,在太陽能或核聚變之類的終極能源未出現前,Bloom Energy的方向似乎是同時解決發電成本、污染和電力普及(在非洲或中亞一些落後地區要鋪設大型電纜非常困難和昂貴,但沼氣之類較易取得)三大問題的好選擇,說不定它便是十年後替代現有電力網的工具。

官方網站:
Bloom Energy

CBS的《60 Minutes》報導:

Watch CBS News Video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