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上帝禁區》:青澀的傑作


我其實很怕撰寫文章評論相識的作者的作品,不論是小說、音樂、漫畫……總之是任何形式的創作。純粹從消費者的角度,我可以放膽狠批,就算是天皇老子我也不會手下留情;然而,若果對方是認識的人,想到對方創作時的辛酸,感到累積那一點點心血的苦幹,我總是有點下不了手。

不過,我決定豁出去。所以,很抱歉了,冷言老師。

《上帝禁區》是台灣推理作家冷言的作品,曾入圍皇冠大眾小說獎的複選,只差一步便殺入決選。網上有人評《上帝禁區》是台灣推理小說的新一頁,有人認為這作品失落皇冠小說獎是評審們不懂得欣賞本格派的推理小說,甚至有人誇口《上帝禁區》在日本可以奪取某某推理小說獎。我覺得這些說法過於誇張,有點捧場抬轎的味道--雖然,無可否認,整體而言《上帝禁區》是本上乘的推理小說。

故事以一宗四十年前的分屍案作為起點,退休刑警施田接到男子姚世傑的通知,說能提供這起懸案的新情報,施田為了解開四十年來的心結,找來傻大姐女警梁羽冰,一同前往發生命案、位於雲林的雙子村查探。然而,分屍案的細節還沒查到,該地發生了新的命案,死者被發現時抱著肢解了的人偶……

以一本長篇推理小說而言,《上帝禁區》交足功課,不論編排謎團、角色偵查、解謎節奏也非常充分,毫不含糊。由謎團引發出新的謎團,解開一道謎題後卻驚現另一道謎題,手法上乘。然而,我讀《上帝禁區》初段時感到有些失望,一來某些角色的行為太老梗,墮進一般推理小說的窠臼,人物為了讓故事推展而顯得失實;另外,作品隱藏著的最大爆點,在我讀到開場不久後的某個章節便看穿。可能是近年看這種詭計看得太多,一看到某種手法,很自然想到謎底,只要抱著這種態度閱讀下去,所有安排也變得顯然易見。這是雙面刃,讀者不察覺的便會驚為天人,看穿了的話,便得靠故事的其他部分拉回分數。幸好,當我愈往後讀,故事愈流暢,即使沒有那個爆點襯托,其餘的謎底和戲劇性也十分足夠,事實上,我對結局的安排十分滿足,讀到最後時把初段的失望完全掃走。撇除那些瑕疵,《上帝禁區》的完成度奇高,全書充滿趣味性,謎團極之豐富(甚至可以吐槽說太過豐富),說質素足以角逐日本的推理小說獎未免太誇張,但可以說,如果《上帝禁區》翻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絕對不會失禮。

以下談及內容的優點和缺點,如果不想被劇透請勿點開。


先兵而後禮,談一下我認為的缺點。姚世傑和施田會面一段,雙方的對話十分彆扭,施田明知對方有可疑,卻又跟梁羽冰傻呼呼的上了對方的車子,縱使施田是功夫高手,也不會笨得跟對方上車吧。林夫人邀請各人留下過夜更是奇怪,既然家族裡發生了這件事情,晚上又要夜探小屋,為什麼把好幾位陌生人--還要是刑警、退休警官和檢察官--留在家裡?雖然後來有提出「在茶裡混了安眠藥」,讀者可以猜想林夫人打算把四人迷倒,與其讓他們在村內逛蕩不如把他們困在家中,可是,林夫人聰明地下了迷藥,卻沒有確認他們睡著便跟家人上山。怎說,這一段角色的行為都像是為了推展劇情而作出,以角色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大合理。其實要解決不難,反正施田已料到茶有問題,安排一段林家出發前查看他們,他們連忙詐睡便成。「瘋狂水電工」一案出現得比較突兀,如果在初段提一下大概會更完美,不由故事中的冷言說出(他不應該知道),也可以由施田提及,反正他是處理懸案的警官(還是有提過但我沒留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故事的「巧合」之處幾乎多得有點不可思議:首先是冷言偶然跟姚世傑和施田他們在餐廳遇上,還決定跟著往雙子村查探;即使是刻意購買同款,姚世傑碰巧在芸芸衣服中選了穿跟冷言相同的CK毛衣去書店偷看對方(如果說是雙胞胎的心電感應,我尚可接受);姚世傑在完全沒頭緒下假設雙子村的分屍案跟兄長的分屍案有關,竟然猜中;他偶然碰見殺兄仇人,而這位兇手更是關了十八年,這天才偶然從地窖逃出來……其實,只要加上一些細節便可以讓這些「偶然」變得不偶然(例如林豐年不一定要這一天才「偶然」逃出來,他每年逃個一兩次,也對劇情無損;姚世傑可能從當年林豐年或王婆身上知道某特徵,而這線索輾轉指向雙子村之類)。或者,冷言老師是打算用「巧合」來串連出「天網恢恢」的戲劇性,只是我捉摸不到。

《上帝禁區》有一個十分不利的條件--冷言老師是想向島田大師致敬吧?開場的布局和發展,令人想到名作《占星術殺人魔法》。冷言老師可能想帶出「謎面接近,謎底可以大大不同」的趣味,不過,如果一個讀者在書店拿起書,看了看簡介,翻了數頁,丟下一句「嘖,又是抄襲大師的橋段」便放下小說,這不是很可惜嗎?以作者的立場,這構思是很好玩的事情,但以行銷的角度,除非在書條加上「向島田大師致敬!顛覆《占星》的異類詭計!」或「挑戰島田大師!同樣的謎面,不一樣的謎底!」之類的宣傳字句,否則這樣的故事設計只會令編輯頭痛。

我十分喜歡五具屍體的最終解。沒有明言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謎底,這種手法十分高明!比起看穿了便沒戲唱的敘述性詭計,推出一個似乎合理的「複製人」解釋後,再全盤翻轉,帶出很暢快的閱讀體驗。「對嘛!我就壓根兒不相信世上有那些一年令身體長到四十歲的培養液!」這大概是不少讀者讀到解謎一刻的心聲。那個多餘的山道雙胞兄弟換人詭計也用得十分聰明,那一段令我有閱讀《獻給虛無的供物》的感覺,我當時心想:「好傢伙,這本《上帝禁區》打算連反推理的點子也用上嗎?」(笑)

作家李柏青先生在部落格指出,最後兄弟二人明明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說話卻像小孩子有點奇怪,我卻對這段極之驚嘆。因為這兩人真正的回憶,都停留在六七歲大哥遇害的時候嘛!如果他倆像成年人交談,反而失去了一種超越推理小說的氛圍。假如《上帝禁區》是齣電影,最後一幕冷言和姚世傑二人交談,鏡頭轉到從一人背後水平移過,角色剪接成六七歲時的模樣,這是何等感人的情節啊!把溫暖的情感寫進冰冷的推理小說內,不是一般追求理性的推理作者擅長的手法啊!

《上帝禁區》中,雖然看得出作者青澀的筆觸,但技巧和構想也達到專業的水準。期待冷言老師的新作,讓華文推理小說繼續向前邁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