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Cliche


替這兒畫了幅Top圖。嘗試了未用過的手法去畫頭髮。按圖放大。
另,順手做了沒有眼鏡的版本

cliché:
〔名詞〕陳腔濫調。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TVB新聞部搞什麼?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當選阿根廷總統。

今天無線六點半新聞中有以下的報導:

「……克里斯蒂娜受國民歡迎,加上喜歡打扮,穿名牌服裝,不少人因此將她跟有『阿根廷國母』之稱的貝隆夫人相提並論,但當地亦有評論認為克里斯蒂娜來自中產階層,與只有小學程度,然後成功登上總統寶座的貝隆夫人完全不同……」

我聽到完全摸不著頭腦:貝隆夫人哪有當過總統啊?有「阿根廷國母」之稱的貝隆夫人為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Juan Peron)的第二任妻子伊娃‧貝隆(Eva Peron),亦是新聞片段中的女性。她深受阿根廷貧苦大眾愛戴,後來的音樂劇《Evita》(即是麥當娜主演的電影《貝隆夫人》的原版)便是描述這位第一夫人。可是,她從未登上總統寶座。曾任總統的貝隆夫人是胡安‧貝隆的第三任妻子伊莎貝爾‧貝隆(Isabel Peron)。她絕對不是克里斯蒂娜希望相提並論的那位貝隆夫人,因為這位世界首位女總統,在丈夫任內猝死臨時接任,更在上任不足兩年後便被軍人政變推翻,軟禁了兩年,之後流亡海外,今年更被政治起訴引渡回阿根廷受審……沒有候選人會笨到拿個如此觸楣頭的總統來作為形象吧?

我十分奇怪無線新聞部誰人犯了這麼基本的錯誤。問題不止在於撰稿的記者,一份新聞播出前不是應該有很多人員像審稿、主播、編導等等看過嗎?國內國外不少新聞網站也沒有弄錯,更把這兩位貝隆夫人的資料寫得清清楚楚,就算真的對阿根廷歷史不熟悉,所有人也沒留意這些外電資訊的細節?難道現在新聞工作者的觸覺性這樣差?

2007年10月25日星期四

《姑獲鳥之夏》:變格與本格與反推理的交點


之前的文章曾提及京極夏彥,今天就詳談一下他的出道作《姑獲鳥之夏》。某年京極夏彥偶然地寄了《姑獲鳥之夏》的原稿給講談社的編輯部(事實上他只是隨意拿起手邊的小說打電話到編輯部,根本沒有想清楚要找哪一家出版社),原本料想對方要花好些時間才有回覆,不料三天後講談社便表示希望出版--京極夏彥之前從沒寫過小說,《姑獲鳥之夏》是他的第一篇作品。

《姑獲鳥之夏》的背景為1952年戰後的東京,以作家關口巽為第一身的角度,描述一件怪異的事件:一名男子於密室裡消失,其妻子之後懷胎二十個月尚未生產,而肇事現場的醫院更有嬰兒連續被殺的傳聞。協助解決事件的有奇異的沒落望族偵探榎木津禮二郎、刑警木場修太郎、以及整個故事的真正主角,本名中禪寺秋彥的神社神主兼驅魔陰陽師暨舊書店老闆的京極堂。從佈局來看,《姑獲鳥之夏》是變格派的推理作品--以妖怪、陰陽術、超能力等怪力亂神的點子來貫穿整個故事,當中的偵探榎木津更有「看到」他人過去的能力,可謂超現實。可是,縱使有這些元素,到頭來這小說還是以本格派的解謎為骨幹,給讀者一個現實得過份的合理解釋。這就是《姑獲鳥之夏》的成功之處,作者以變格派的手法去包裝一個本格派的推理故事,取兩者之長合二為一。

退一步來說,《姑獲鳥之夏》並不是一本出色的娛樂小說,尤其一開始京極堂那段長達全書七份之一的「心靈和意識和大腦的關係」、「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以及「傳說和歷史的認知」冗長理論,嚇怕了不少讀者。當然,反過來說,這作品竟然能把以上的東西串聯起來,可見這小說的內容和作者投放在伏線上的資訊規模是如何龐大。就像《達文西密碼》,作者採用新角度來詮釋一些深入民心的知識,故事的發展往往更出人意表。其實在這方面《姑獲鳥之夏》有點反推理小說的特質--推理為虛,闡幽為實,以找尋犯人為手段讓讀者在小說中探究更深邃的意義;不過,京極夏彥沒有過火地把小說寫成另一本奇書,保持著本格派的解謎主軸。故事中段開始節奏明快起來,京極堂這位搖椅偵探(榻榻米偵探?)出動時更是峰迴路轉,解決事情的手法爽快過癮。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獨步出版的中文版十分不錯,尤其是翻譯。因為《姑獲鳥之夏》內容中提及的理論和知識十分廣泛艱澀,據知舊版的中譯本未能表現出原作的神髓;新版的不但作出準確翻譯,更附上適量的注釋,讓讀者更理解更投入故事。譯者林哲逸應記一功,期望繼《魍魎之匣》後盡快推出下一本京極堂系列作品。

之前提過,因為《姑獲鳥之夏》的出現令講談社舉辦了梅菲斯特賞,所以坊間稱京極夏彥為「第0屆梅菲斯特賞得主」。《姑獲鳥之夏》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界一部劃時代的作品,亦於2005年被拍成電影。電影能不能掀起另一個熱潮?坊間對電影版的評語是十粒星--如果滿分是100粒星的話。到底是不是這麼不濟事呢?在下有幸看過電影版,稍為談談自己的看法。

先說個人認為的優點:選角一流,演員出色。堤真一飾演京極堂,把那種沉著、洞悉天機但又有點無賴的特質完全表現出來,飾演關口巽的永瀨正敏更加把那股內斂、懦弱、處處給京極堂吃得死死的三流文士性格表露無遺。有人對美形的榎木津由阿部寬飾演表示不滿,但從演技而論他把這個脫線偵探的特徵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其實阿部寬只是沒有小說中所說的那種像Gackt的外表,他在片中的俊男形象還是很突出。唯一我覺得外型上不足的是飾演木場刑警的宮迫博之,他的個頭太小,連榎木津也比他高大,沒有原作中那種粗豪的感覺;還好他的演技不錯,在其他地方補回分數。電影的畫面十分漂亮,很有味道,亦令觀眾感受到戰後東京的氣氛。

好了,那差的地方呢?除了以上所說的,全部。其實,用「差」來形容有點不實,應該說是「作為一部推理作品它很差」。最大問題在於劇本編排、故事推展、細節交待全都不夠慎密,原作中重點的對白和情節很多時被淡化了,應該刪減一下的卻原原整整地拍出來。文首說過那段長達全書七份一的京極堂理論,電影中竟然完全收納,可是卻把關口所說、讓讀者更明白京極堂原意的對白刪走,變成了十分鐘的京極堂個人演講。另一方面,導演使用了很多意識流的拍攝手法,結果讓觀眾魂遊太虛。如果不以懸疑電影來看,導演實相寺昭雄用了他一貫的個人手法去拍攝這電影,燈光、閃過的片段、背景的細節等等也表現出原作的藝術風格,可是在故事上的表達力卻有天壤之別。記得有人說過,關口晚間走在暈眩坡上,漆黑中打了探射燈在他身上的場面十分古怪;如果以寫實電影的角度來說當然很混帳,但事實上不少藝術電影的大師級導演也採用這種類似的手法。


導演實相寺昭雄已於去年離世,所以我們沒法再從他的新作品中看到他究竟愈來愈意識流還是回歸寫實。或者我們可以看看即將上映,換了導演的《魍魎之匣》電影版又如何吧。

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幽默的變態《剪刀男》


殊能將之的推理小說《剪刀男》,敘述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連續殺人犯「剪刀男」打算殺害第三名少女時,卻赫然發現對方已被殺害,兇手更是模仿自己的殺人方法,最麻煩的是自己被迫成為了屍體發現者……為了把事件搞清楚,剪刀男不得不蹚這渾水。以兇手為主視點的作品有不少,但以這種錯摸的情節作為事件開端的推理小說卻很不常見。

作為一本推理作品,《剪刀男》的詭計和佈局是絕對精彩的,但最令讀者注目的卻是那種強烈的黑色幽默和落差極大的變態心理。上文已提及剪刀男有自殺傾向還是個變態殺人兇手,作者以第一身來描寫主角的觀點,得令讀者合理地投入主角的詭異想法;而作者最高明的地方,是令人不覺得主角真的是個有異常心理的殺人犯,毫不沉重。更有趣的是,主角還在獨白中不時嘲諷自己和社會既有的犯罪概念,叫人忘記這作品的黑暗面。

《剪刀男》令殊能將之獲得了第13回講談社的梅菲斯特賞。梅菲斯特賞的來由和其他日本小說賞不同,評審全是講談社內部的編輯。因為1994年京極夏彥無意間把小說《姑獲鳥之夏》寄給了講談社,講談社編輯部大為讚賞,出版後亦引起一陣旋風,他們才發現這也是一種讓有潛力的準作家們出道的途徑,所以設立了梅菲斯特賞。有人批評梅菲斯特賞的公信力和代表性,但無可否認這個獎項讓森博嗣、清涼院流水、西尾維新、佐藤友哉、舞城王太郎等出色的作家踏入文壇。梅菲斯特賞另一個被人詬病的特點是作品大都擁有過份強烈的個人風格,往往不依常規,與其說是推理作品倒不如說是前衛小說;而《剪刀男》卻出奇地貼近本格派,所以它亦史無前例地成為2000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10」的第2位,可說是梅菲斯特賞得獎者的特例。

《剪刀男》有電影版,但我建議先看小說。小說中的趣味,不是影像化能帶出來的。

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股瘋?

可能我是個保守的人,所以我對近期的香港股市頗有不安之感。

自問對經濟、金融不算熟悉,十多年來的理財工具只有定期儲蓄、股票和少量外匯,期指期貨權證一概沒碰,而股票也大部份投資在穩健的藍籌。可是,除了87年股災時年紀還小沒入場,97年後三次股災也沒虧損,皆因市道好時已沽貨賺錢走人,而某些用作收息的股票則當作長線投資。最近我覺得市場上的瘋狂比之前的股災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當我在財經節目內聽到主持說「贏錢」而不是「賺錢」的時候。

股票市場是用作集資的地方。某公司有能力有人才卻苦無資金,市場便提供了財務上的支持,讓這公司在經營時賺得盈利,於是提供金錢的股東們亦可以獲利--這是「賺錢」;「贏錢」則在於賭博中作出一個選擇而從中得到獎賞。雖然在行動上,投資和賭博沒大分別,都是拿一筆錢押在某個號碼上,但心態上兩者截然不同,投資是不應該講僥倖的。而且,成為一間公司的股東--即使是小股東--可以干涉公司的方向,在股東大會上有投票權,月初兩鐵合拼的股東大會便是一例。某程度上,股票市場也是民主的一種體現,雖然不是一人一票,但只要有少量股權你也有機會改變這公司的狀況。可是,到底有多少股民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每天的財經節目,只聽到觀眾聽眾打電話問分析員在某價位買了某某號碼看漲的話等多少止蝕價又多少……天啊,連那間公司是幹什麼業務也不知道只道聽途說買個號碼?分析員也永遠說些那間公司的基本資料,再說一個好價一個止蝕價,其實說了等如沒說。的確,有人賣貨便有人買貨,有人蝕錢便有人賺錢。愈多胡亂入場的螻蟻市民,對股場上的大鱷和老手愈有利,只怕到時社會的兩極化只會更嚴重,貧富更懸殊。

雖然熱錢持續流入,中國市場也是牛氣沖天,還有人人也說的08奧運概念……我就是樂觀不起來。泡沫愈大,爆的時候愈傷人。

2007年10月19日星期五

《盜夢探偵》:筒井康隆 x 今敏 x MADHOUSE

想不到《Paprika》出了3區的DVD,更加附有日本特別版才收錄的多段製作特輯及導演全程解說(可惜後者沒有中英文字幕……卻有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韓文的版本),可謂超乎想像。這電影的原作者筒井康隆是日本三大科幻作家之一(其餘兩位是星新一和小松左京),導演今敏則是近年冒起最快的殿堂級動畫監督,而製作公司MADHOUSE是日本少有同時獲得高度藝術評價和普遍觀眾愛好的商業動畫製作社。以下一篇去年寫的短評即管重貼出來吧。

附帶一提,DVD的中文字幕應該是由英文字幕翻譯的,所以準確度尚欠一點,有些地方甚至出現誤譯(例如粉川刑事那句精妙的「気持ち悪い」譯成了無厘頭的「可惡」……真是可惡)。最離奇的是,其中一名角色「冰室」(Himuro)竟被譯作「日森」(Himori),真是奇哉怪也。還是看英文字幕比較妥當。


當2001年今敏監督的《千年女優》跟宮崎駿的全球性大作《千與千尋》共同獲得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大賞後,今敏的作品受到各地的注目。事實上,大家也忘了,他的第一部監督作品《Perfect Blue》參展了97年的柏林影展,而各人更可能忘記了他之前曾參與製作大友克洋的《老人Z》、《MEMORIES她的回憶》、押井守的《機動警察劇場版2》等名作--今敏的新作《盜夢探偵》告訴大家,他已經有足夠的實力跟大友和押井這些揚威國際的前輩們看齊。

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作出世界首映並獲得熱烈好評後,《盜夢探偵》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中亮相,使香港成為第二個上映的城市。之後會在東京、紐約、韓國等地的影展上映,日本的正式公映日期定為2007年1月。《盜夢探偵》故事描述精神治療師千葉敦子與天才科學家時田浩作合力研製出可以走入病人夢境進行治療的裝置,但這個裝置卻被賊人偷走。千葉唯恐犯人會利用裝置在精神層面犯案,於是執意調查。代號「紅辣椒 Paprika」的夢境偵探出手把案情抽絲剝繭,卻抽出了更可怕的真相……現實和夢境交替重疊,概念和畫面既抽象亦真實,凌亂的片段中卻又條理分明。曾有人認為《盜夢探偵》的原作小說沒可能映像化,但原作者筒井康隆看過《千年女優》後,便表示希望今敏把《盜夢探偵》拍成動畫作品,促成了這次合作。

《盜夢探偵》有點像今敏的電視動畫作品《妄想代理人》,但如果以他的電影作品來說,則有點像《Perfect Blue》:以現實和幻想的夾縫來交代一個現實的偵探故事。不同之處是,《Perfect Blue》是以虛幻的角度來包裝和帶出一個現實,著重的是令人震慄的不安;《盜夢探偵》卻是以真實的角度來帶出一個虛幻的科幻故事,重點放在人類意識的定位、所謂「真實」的定義。雖然《盜夢探偵》談及的精神分析比今敏之前任何一部作品來得深入,但這作品亦比他之前任何一部作品容易讓一般觀眾受落--《盜夢探偵》在前景的冒險故事交待得很清楚和富娛樂性,喜歡鑽探今敏作品在超現實的意義的觀眾固然沒有失望,普通的觀眾亦能享受這一部電影在畫面上和劇情上帶來的刺激。

因為經常描繪充滿幻想的夢境世界,這作品運用了大量3DCG技巧,但在畫面上傳統的動畫製作和3D的影像不但互相配合,更加達到了另一個融合的地步。同樣是以3D跟傳統動畫契合作為賣點,2004年押井寸監督的《攻殼機動隊2》,相比之下《盜夢探偵》更完美(雖然《盜夢探偵》的製作公司是MADHOUSE,但製作《攻殼2》的Production I.G.亦有協力),可見這方面技術上的進步。除了3D的突破,《盜夢探偵》在畫面上的豐富演出叫觀眾目瞪口呆,尤其在處理「夢境中的遊行」上,場景的多變、色彩的斑斕、角色轉換的密集、細節部份的精緻等等,可媲美《千與千尋》和《攻殼2》等一級大作。

把現實和超現實重疊一向是今敏監督的強項,他的表現手法的高明是毋庸置疑的。比起之前的作品,他的拍攝手法更成熟,掌握到「深奧的道理」跟「輕鬆的娛樂」的平衡點,劇情的推展流暢沒冷場,令人覺得90分鐘的電影十分充實,不會過長或過短,恰如其分把故事完滿地告訴觀眾。隨著故事的前進,片中一些看似無意義的細節會演變成重點,雖然劇本其實並非是著重「尋找犯人」的本格派推理劇,但這些小伏線令劇情更有趣,最重要是令角色們更富人性。

今敏監督的四部作品都不大相同,《Perfect Blue》是部懸疑的驚慄片、《千年女優》是部史詩式的劇情片、《東京契爺》是部惹笑的溫情片、《盜夢探偵》是部解謎式的科幻片,但四者也有著同樣的要點:「角色的進化」和「人對真實的追求」。就算是寫實的《東京契爺》也好,我們會看到主角們在結局拋棄了一些過去或執著,獲得新生。看到角色的變化令觀眾投入,而每部作品中主角們對某些目標的追求,那種求真的精神也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今敏的作品,從來沒忘記過故事的重點是主人翁,無論故事再複雜、背景再龐大,他的電影主題還是關於「人」。

角色演繹方面,這次找來了一群有實力的聲優坐鎮:林原惠、古谷徹、大塚明夫、山寺宏一等等,令角色十分傳神;而幕後的班底中,亦是今敏一向的拍檔們:企劃的丸山正雄、編劇的水上清資、美術的池信孝、人設的安藤雅司、配樂的平澤進等等。今敏在某個訪問中說過,《盜夢探偵》的預算跟《東京契爺》一樣,但從作品而論,明顯地看到製作公司MADHOUSE的技術以及製作群的合拍性已經更上一層樓。

以下的說法半帶說笑,今敏在《盜夢探偵》給予筆者的感覺,就像把大友克洋的劇本以押井守的方式用宮崎駿的表現手法製作出來。由於題材關係,今敏之前雖然拍出多部叫好的作品,可是名氣卻遠不如大友克洋和押井守這兩位前輩,更遑論奪得金熊獎的宮崎駿。押井守的成名作是1984年的《福星小子》(《山T女福星》)劇場版第2集《Beautiful Dreamer》,跟《盜夢探偵》一樣也是以夢境作為主題;押井守憑這作品人氣大盛,擠身當紅動畫監督之列(雖然之後拍了多部票房慘淡的作品),其後95年的《攻殼機動隊》以硬科幻配合精神解構作主題令他揚威國際。以軟科幻配上潛在意識為主題的《盜夢探偵》,能否令一直未能廣受歡迎的今敏趕上世界知名動畫監督的列車呢?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

真實的恐怖《殺謎藏 Zodiac》


美國史上最有名的連環兇殺犯人是誰?這個問應該有很多答案。但如果問美國史上最具戲劇性的連環兇殺犯是誰,大部份美國人會答「黃道帶殺手Zodiac Killer」,因為沒有幾個殺人犯會寄恐嚇信給報章及警方,而信件內容還有大量密碼,挑戰各界各方。這不是推理小說的橋段,也不是虛構的電影情節,而是真真正正,曾在60和70年代令三藩市市民擔驚受怕的案件:根據這事件,導演大衛芬查拍了這部電影。

早前錯過了在戲院觀賞這作品的機會,於是在3區DVD推出後便買了。大衛芬查是一位我十分欣賞的導演,即使我對《異形3》(Alien3)沒什麼感想、《房不勝防》(The Panic Room)覺得失了準也沒看完、《心理遊戲》(The Game)甚至沒看,到今天我還給予《七宗罪》(Se7en)和《搏擊會》(Fight Club)極高的評價。尤其是《搏擊會》,由故事演繹、鏡頭運用以至美術設計都超越了時代的界限,唯一詬病是廣告宣傳不能讓人知道這作品的精粹,令我差點錯過了這齣優秀的電影。言歸正傳,大衛芬查拍罷《房不勝防》後蟄伏五年,今回《殺謎藏》到底如何?

如果觀眾抱著看《七宗罪》、《恐懼鬥室》甚至《德州電鋸殺人狂》的心態入場的話,一定會割椅丟雞蛋。雖然同樣是以推理犯罪為主題,《殺謎藏》和《七宗罪》最大的分別是,前者是一件真事。更意想不到地,大衛芬查這次幾乎不是「改編」,而是嘗試把案件「重演」--沒錯,就像「警訊」裡找演員來扮演犯人證人受害者等等。因為處處依照事實,我們沒機會看到超戲劇性的橋段,但可怕的是,你不能相信這個故事中的細節,竟然真的在40年前發生過。

「Zodiac Killer」本身很傳奇,在殺死幾個無辜的市民後,這個兇手竟然高調地寫信給報館和打電話到電視直播節目中。警方運用大量資源調查,卻無法鎖定一個目標。電影中的出場人物全都真有其人,無論是警官、記者甚至是主角、積基倫荷飾演的漫畫家羅伯特也是真實的。導演這次不是想拍一部讓觀眾嚇一跳的驚慄作,而是拍攝一套把真實呈現給大眾的紀錄片。電影中的對白固然不能100%真確,但連環境地點和案情脈絡也依從得有板有眼。雖然《殺謎藏》的紀錄片氣味濃郁,不過大衛芬查還是加入了他一貫的拍攝手法,例如場景轉換的透視、快鏡運用等等。開場時汽車中看到的車窗外風景,以及的士司機被殺兩段的運鏡正正是他的招牌手法。也因為如此,即使電影的節奏不算明快,觀眾也不會因為大量對白而睡著。


角色們演得出色,羅拔杜尼演得很活,麥克雷法路飾演的警探十分真實。與其說《殺謎藏》是一部找尋兇手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描寫在兇手陰影下生活、奮力反抗的人物的傳記。個人認為這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不算悶,只是不會令觀眾興奮起來罷了。DVD版有製作特輯,喜歡研究這宗轟動一時的罪案的觀眾一定覺得物有所值。

沒記錯的話,Zodiac的四封密碼信其實只有一封被破譯了,其餘三封還未破解。有興趣的人不妨上網找找,我記得甚至有人寫了Java版本方便推理迷嘗試解拆。(呃,我也曾不自量力地花了些時間在上面啊……)

2007年10月14日星期日

新社會派推理‧伊坂幸太郎

談談伊坂幸太郎。

目前為止我只看了兩本伊坂幸太郎的作品:《死神的精確度》和《孩子們》。坊間稱他走上了「東野圭吾路線」--意指作品往往入選直木獎候選作品,卻一再和獎項擦邊而過--然而憑以上兩部作品看來,我覺得伊坂的確未達至得獎的水平。我可不是大口氣要當什麼評論家,也不是想跟伊坂的粉絲們對著幹,只是一點個人觀感,而且我必須強調這是「憑以上兩部作品」來看。

先拿《死神的精確度》來說說,故事的佈局、設定的確有趣奇詭,以「死神」作為參與事件的第一身主角,很多作品很容易淪為二流的奇幻推理小說,可是《死神的精確度》沒有。在交待劇情、用字遣辭上十分流暢,伊坂幸太郎就像個老練的劇作家。《死神的精確度》的優點是很顯然易見的,一般大眾讀者應該會喜歡這小說。不過,這小說卻有兩個弱點:懸疑性不夠強,深度也不足。前者簡單來說便是「謎題不夠謎」。現今的推理小說讀者,經歷了上百年的腦力鍛鍊,再奇異再古怪的詭計也見過,難得伊坂在《死神的精確度》裡建立了一個新穎的格局,以死神的角度(還加了一堆規條)來演繹涉及死亡的推理故事,敘事性詭計、密室殺人、連環兇殺、名偵探等老掉牙的元素也可以變得意想不到--可是,作品裡的懸疑性卻大大不足,以上所說的元素大都沒有。最令我失望的是,這個設定下作者沒刻意加入敘事性誤導手法,整部作品只有一個令我莞爾、稍為運用了這方法的地方。拿死神這個非人類來描寫卻沒有誤導手法,我覺得真是「拿著燒餅當枕頭」,浪費得不得了。如果說作者不打算跑著重推理的路線所以迴避了這些複雜的手段,文學性方面則弱了一點。《死神的精確度》十分大眾化,甚至大眾化得讓我可以吐槽說深度不足。文字上夠不夠文學性一回事,但主題呢?故事反映了什麼?人物角色想表現什麼?不是說這小說缺乏了中心思想,只是不足夠。我們從東野圭吾奪得直木獎的《嫌疑犯X的獻身》中可以看到愛情和理智的融合,可是在《死神的精確度》中對死亡的描述只有片段式的交替。為正義而死也好、為愛而死也好,作品中即使花了篇幅交待,卻未能打動我這個讀者。

反過來說,我對《孩子們》的評價較為高一點。以五個看似獨立卻又稍有關連的短篇組成,交織出一篇洋溢著溫情、幽默和熱血的協奏曲。和《死神的精確度》一樣,讀者不會看到翻天覆地、一發逆轉的驚天詭計,反而側重描寫人物和角色在環境裡的景況。很諷刺地,我覺得在故事上,寫實的《孩子們》比以死神為主角的《死神的精確度》更令讀者出奇。荒誕的佈局、偶然的事件引發的情況等等雖然離奇但十分實在有力。在主題上亦十分明確,我尤其欣賞當中《孩子們》和《孩子們Ⅱ》兩個短篇,劇情感人又不失趣味。如果整部作品的統合性再強一點的話《孩子們》絕對是傑作(餘下來的三個短篇也十分有趣,可是整體來說在主題或故事性上的連貫性欠一點點)。

社會性的題材、導演SABU式的荒謬佈局、石田衣良式的人物塑造,輕鬆易讀。如果說八十年代開始出現「新本格派推理」,我認為伊坂幸太郎是「新社會派推理」的能手。讀完《死神的精確度》時我奇怪宮部美幸為何對伊坂有著這麼高的讚譽(「伊坂幸太郎是天才,他將會改變日本文學的面貌」),在看畢《孩子們》時便逐漸明白。相信不久的將來,伊坂幸太郎便會打破這個「東野圭吾路線」詛咒,開拓出更令人興奮的大眾文學的新天地。

2007年10月11日星期四

池袋西口公園5‧反自殺俱樂部


自從年多兩年前接觸到石田衣良的作品後,我成了他的書迷,幾乎看到寫著「石田衣良」這四隻字的東西也不放過(對,我差點連「石田衣良莫札特20大精選」的CD也買了,只是因為看到太貴作罷,後來再到店子發覺已不見了)。他的云云作品中,選最「出色」的可能每個讀者也各有所好,但選最「爽快」的,大抵九成讀者也會說《池袋西口公園》系列。

上個月讀完了《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的第五集《反自殺俱樂部》,一如以往,一本小說四篇故事,以西池袋一番街水果店少東/米蟲真島誠為主角,替人解決一堆麻煩事。過去的故事中,真島被捲入的事件可謂五花八門,有黑道鬥爭、連環殺手、綁架勒索、失蹤尋人、地下會所、拉麵大戰……在打開這本第五集前,我真的在想到底這回還有什麼題材。結果,石田衣良還是找到新點子,除了「特殊行業街頭星探」這種味道相近的主題外,不但拿娛樂圈和集體自殺來大書特書還向大陸工廠的勞工環境開刀。雖然我覺得該篇故事未免太自圓其說一點,整體的故事架構仍保持著《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的特色:輕度推理的社會小說。今回我最欣賞的是作為標題的《反自殺俱樂部》,講述真島誠被委託幫忙一個專門破壞網上邀約集體自殺的小組織。《池袋西口公園》系列有時也會陷入公式化,通常問題擴大了,誠便會打電話找黑白二道的人幫忙,雖說事情往往有著變數,但讀者很可能納悶。《反自殺俱樂部》卻有著另外的氣味,畢竟事件沒和黑道扯上關係,而且故事的流向同時著重社會性和推理性。我十分建議想自殺、鄙視自殺或會跟人說「別做傻事」的人讀讀這篇,當中的過程和結果應該會令這些人有所得著。

石田衣良一寫《池袋西口公園》,文筆會特別爽快輕鬆,半帶自嘲的戲謔情節讓人讀得很過癮。以輕小說的手法去寫這麼重的題材,這就是池袋西口公園的魅力吧。順帶一提,我覺得這次中文版的封面十分酷,圖片令人注目外,編輯部更夠膽的把日文《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5》放在封面頂部,中文字「池袋西口公園5」卻是小得不能再小地擠在下方。我可不是哈日或崇洋,只是單從結果而論,這種排版更令人注意--人對於不熟識的文字往往會將之圖形化。期待第6集《灰色的彼得潘》和第7集《G少年‧冬戰爭》的中譯本推出。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這個BLOG

雖然這個BLOG的文章可以回溯到2003年,但其實這兒是2007年9月才設立的。之前的文章都是從另一個日記版,和已消失了的網頁裡轉回來(花了我好幾天)。早前已有打算把文章移到BLOG,但一時找不到好的BLOG站台(很多比較完善的站台都是日本的,雖然要用也無不可,但總覺得在日語介面下貼文有點不完美)。2004年我已登記了Blogger,可是一看之下,介面和設備太簡陋,所以沒用。三年後,偶然再上來一看,發覺很多部件也變得可以微調,加上是Google的附屬站台,對作為Gmail用戶的我來說又多加了幾分好感。雖然覺得仍有好些介面或部件有改善的空間,但也即管一試,把這兒當作落腳點。

2007年10月6日星期六

讀者地獄?《腦髓地獄》(ドグラ・マグラ)

有一個簡單比較數本小說的方法:在差不多的精神狀態及環境下,看看花多少時間才可以把書讀完。早前,我花了四小時把伊坂幸太郎的《孩子們》讀完,花了兩天讀罷京極夏彥的《姑獲鳥之夏》,而這本被稱為日本推理四大奇書之一、夢野久作的《腦髓地獄》我花了多少時間才把整本吃掉呢?

一星期多一點。大約是八天。

如果憑此便說《腦髓地獄》比《姑獲鳥之夏》偉大/高深/沉悶四倍,未免過於單純,不過在字數和頁數差不多的條件下,我可以說閱讀《腦髓地獄》比起看畢《姑獲鳥之夏》多花四倍(或更多)腦力。

日本的推理小說界有三個「三大」:三大高峰、三大偵探和三大奇書。三大高峰指三位小說家在三個時代創立了三個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第一位是始祖級、有日本推理小說之父之稱的江戶川亂步、第二位是戰後訂立了解謎為主軸的本格派推理作家橫溝正史、第三位是60年代創立社會派推理的松本清張。三大偵探,便是亂步筆下跟怪人二十面相惡鬥的名偵探明智小五郎、橫溝筆下整天頭皮屑亂飛大概連環境證據也會被破壞的金田一耕助、以及高木彬光筆下的神津恭介。以上所提到的,都是讓日本推理小說更廣為人知,打進尋常百姓家的作家和故事主角。可是,在日本推理小說中偏偏有三本就連推理迷也未必接受,但卻不得不承認它們的地位的「怪書」。第一本是1934年小栗虫太郎發表的《黑死館殺人事件》、第二本是1935年夢野久作的《腦髓地獄》(ドグラ・マグラ)、第三本則是1964年中井英夫以塔晶夫為筆名所作的《獻給虛無的供品》(虚無への供物)。其後,有人把竹本健治在1978年完成的《匣中的失落》(匣の中の失楽)加入成為「四大奇書」,不過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三大奇書的特徵是:雖然套用了推理小說的框架,但內容和中心思想卻非一般推理作品焦點的解謎或「誰人-方法-動機」的破解,而是更廣闊更深入的意義和主題,甚至最後把推理小說的形式推翻蹂躪--沒錯,其實「推理小說三大奇書」不是「推理小說」,是「反推理小說」。

《腦髓地獄》是夢野久作畢生大作,他於1935年完稿後翌年便因病猝死,可說十分不幸(但總比像埴谷雄高那樣到死還未完成來得算幸運)。夢野久作是戰前日本推理小說中變格派的旗手之一,作品風格耽美奇詭,《腦髓地獄》更揉合了犯罪、精神病、民俗學、進化論等多個範疇,文體和手法則有小說、新聞、論文、祭文、記錄、插敘、倒敘、電影手法、作中作……其實單看這幾點,已足以看到作者的野心及作品的規模是何等巨大,也因此對讀者來說是多麼艱澀的作品。

內容我不詳說了,倒是想談談閱讀經歷。本書開始時敘述第一身稱的主人翁從精神病房醒來時,故事尚算典型,但當他開始閱讀精神病權威正木博士的資料後,讀者大概跑掉了一半,因為我們會跟主角一起看到那些冗長的論文和報告。其實那些論文資料不算乏味,但最令人頭痛的是,正木博士在故事裡是個乖僻古怪之人,如果說他的病人--那些精神病患者--是瘋子的話,他自己便是瘋子中的瘋子。一連串精神錯亂卻又合乎邏輯的內容,實在叫人讀得很不爽。我花了八天來讀這作品,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有時不得不暫停一下讓自己回到現實來喘一口氣。很多人讀書會把自己投射(或投入)故事裡,但這作品大概真的如介紹般,如果「讀破本書,必定一度出現精神異常」。可能有人認為此說太誇張,但如果叫一個人努力去讀幾百頁像是精神病患者所寫的文字,大概未必受得了。中段開始加入了另一個主角,法醫學教授若林博士的報告,讀者這時應該會更頭痛,因為若林的報告中出現了描寫故事的情節,回歸了小說的手法--可是這還是在主角所讀的正木博士的資料中啊……時間、文本、內容一律倒錯,人物的交談、出現、景像的描寫等等都介乎現實(故事描寫的客觀現實)、第一身的現實(主角所認知的主觀現實)、虛構的幻想(主角的幻想)和不知是否客觀的資料之間(因為讀者是透過主角才得知這些資料),而這些資料則交匯著正木和若林各自的主觀現實和客觀現實……如果一個讀者企圖把每一項細節也以邏輯整理的話,他大概真的會被導致精神崩潰。

有趣的是,當我覺得頭昏腦脹之際,故事邁入後段時卻回到推理小說的一貫的模式,讀者會被清楚交待凶案的細節、人物的關係、隱藏的事實等等,而之前一大堆的精神病學理論、進化論會被合理地使用在這些情節內。好傢伙!為了支持後段的故事,先用了這種可惡的手法來折磨讀者?那些「胎兒之夢」、「腦髓論」、「瘋子地獄邪道祭文」、「瘋子解放治療訪問」等等,其實是用作把後段劇情合理化的先驗資料?全書五百多頁,讀到366頁時才發現之前叫讀者暈頭轉向的材料已經拼湊出整個謎團的外貌。可是,如果你以為這已經是「解謎篇」的話,你便會墮進另一個陷阱--謎團還在繼續脹大。相信很多讀者捱不到這三百多頁的,但一旦到了這個里程碑,故事的脈絡變得十分吸引,高潮迭起。而讀至最後時,更會驚覺早段無關的細節其實處處相關、環環相扣,作者沒有明確地,像一般推理小說名偵探跑出來高呼「兇手就是你!你的殺人手法是怎麼怎麼」那樣露骨地解決案件,但讀者只要稍為翻一翻,便能知道來龍去脈。

《腦髓地獄》真的不好讀,要咀嚼內容的話真是會耗掉很多腦汁(哎,原來我也是個信奉唯物科學的失敗者),把推理小說當成休閒讀物的人絕對不要碰,如果你是偏執狂、推理小說癡、精神病學御宅、以謎團作為餌食的魔人探偵的話,這本書不讀不可。讀畢全書,我也明白為什麼它被捧為「三大奇書」之一--《腦髓地獄》已經進入了文學、解構主義、後現代思考的領域,最不可思議的是,它是上世紀二次大戰前的作品。

橫溝正史說過,讀完《腦髓地獄》頭腦朦朧想要自殺;而讀完這本令我有三天頭痛得不得不闔上書皮去睡的作品,我現在只想讀些輕鬆的娛樂小說,例如石田衣良的《池袋西口公園》或伊坂幸太郎的短篇集……哎,看來京極夏彥的《魍魎之匣》要推遲了。找天談談《姑獲鳥之夏》和清涼院流水的作品,畢竟我認為它們跟《腦髓地獄》有多少可以論及之處。

2007年10月3日星期三

舊歌一首

幾年前的心血來潮,只用手頭上的破爛設備錄了一次,後半有點亂。
曲名叫《哀慟》。
老實說,我不懂作曲,結他也是彈得半吊子,所以不要認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