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9日星期六

伊底帕斯情結下的後現代迷失

讀完了向友人借來的《娼年》,作者是石田衣良,直木賞候補作品。

故事描述二十歲的酒保森中領機緣巧合下成為年輕男妓的經過,從年長女顧客的身上看到平凡以外的世界。對這作品很多讀者的著眼點是「不單純的情慾作品」、「拿獎的色情小說」,我卻想起了綿矢莉莎的《INSTALL》。兩者相同之處,在於《娼年》的主角領和《INSTALL》的主角朝子的想法,一樣是對社會對人生缺乏目標,迷失於現代的困局。領並不是因為缺錢才去當娼,而是在現實找不到實感,把握著僅有的一念走向回憶中不能面對的過去;朝子是迷失於社會規範,偶然跑進了小孩和良的詭異聊天室世界。領在接客的過程中,漸漸喚醒了沉睡了的情感;朝子在色情聊天室的對話裡,令她明白了相比起人性的黑暗面,煩惱只是微不足道。

這兩本小說受歡迎,或多或少反映了現代年輕人的心態。我覺得其實森中領和家裡蹲沒大分別。一般人認為後者是不能適應社會的失敗者,但森中領也一樣,對一般人所追求的「幸福」、「金錢」、「快樂」無動於衷,簡單來說是沒有慾望。比家裡蹲強的是他能裝出正常人的樣子,消極地成為這社會的一枚齒輪。茫然的人生,反而在性愛裡找到頭緒,縱使人生依舊茫然。

《娼年》中,母親的角色、母子的關係成為了故事隱含的骨幹。表面看來,領的無情是由於失去母親,但相對地,我們不清楚即使他沒失去母親他的人生會不會有所變改(在結局時甚至有否定的意味)。

比起書中對性愛細膩有緻的勾畫,令我覺得更震撼的是領折斷東的手指和對某人說出「不行,我是男妓」那兩段(詳情不贅,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露骨而不齷齪的描寫、轉折起伏的劇情加上洗鍊的字句,是優秀的作品。未成年的讀者不應該讀這小說--不是因為限制級的關係,而是因為沒經過那種苦澀空虛的年齡,只會浪費了這作品。

2006年4月25日星期二

綾瀬はるか

在電視看到寶礦力的廣告,歌曲一聽便知道是Prono Graffitti主唱,但女角的樣子覺得眼熟,卻總是說不出來。

找了找,原來是綾瀬はるか--電視版《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女主角啊。雖然只看過片段,但也認得樣子。想起曾幾可時,Zard主唱歌曲的年代,鈴木杏當過寶礦力女郎。但後來看《Returner》時,她卻胖了不少。

再看看綾瀬はるか的資料,原來拍過一堆日劇,還有一兩部電影,出過水著寫真集……

慢著!

「……身長1メートル65、B88W61H91の自慢のFカップボディーを大胆披露……」
……Fカップ?!

我不是貧乳控,走清純路線的女星也可以有好身材的……但……

她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廣瀨亞紀啊!!!
是那個患了絕症、嬌小可憐的廣瀨亞紀啊!!!
是倒在朔太郎懷中、玻璃般易碎的亞紀啊!!!


……我實在沒辦法把兩者聯想起來……

2006年4月24日星期一

LOOM


全靠VDMSound,我終於再一次聽到LucasArt經典遊戲LOOM的配樂了。遊戲無論是玩法、音樂、故事和畫面也是劃時代的--當然是指16年前。以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作為引子,帶出一個奇幻故事:紡紗族的不祥之子Bobbin原被長老們逼害,但剎那間全族卻被變成天鵝飛走了,剩下Bobbin尋找身世之謎……

那種使用音符作為指令的玩法,大概到了十年後的薩爾達才被發揚光大。

如果LucasArt重製這史詩式的遊戲便好了。
可是他們大概只會繼續出星球大戰吧……

2006年4月21日星期五

「房裡蹲」

我對把「引きこもり」譯成「家裡蹲」不大滿意。
應該是「房裡蹲」。
連房間也不願意離開,才是「引きこもり」。

其實自己也是半個「房裡蹲」。
在家的時候,九成半時間呆在房間裡。
睡覺時在房,工作時在房,用電腦時在房,看電視在房,彈結他在房,連吃飯也在房。
因為睡眠時間顛倒,無論吃飯盒還是家裡的留飯也是拿回房間吃。
反正在大廳吃,也是一個人。
因為不想被騷擾,所以我會把門關上,即使家裡沒人的時候。
房間的窗子很吃風,隔著馬路對著一幢外牆油漆剝落、老舊的大廈。
面前的單位正好是兩年前某港大博士生畢業變失業割脈跳樓雙料自殺的房間。
我通常會把百頁簾放下來。因為看到那隻無奈的窗框,彷彿憂鬱會飄進來似的。
於是我的房間變了個半密封的空間。
別誤會,我不是在抱怨,相反我很習慣這個環境。
某程度上是Claustrophilia。

比「引きこもり」優勝的是,我會上班,也會到外頭走走。
僅此而已。

2006年4月19日星期三

人性的證明


其實早前無意間讀完了森村誠一的《人性的證明》。雖然說是七十年代的推理小說王者,但我覺得推理部份比較普通,反倒是戲劇性和社會性不俗,大抵這是當時受歡迎的原因吧。

我對日本推理小說每代的代表人物是如此理解的:
戰前      : 江戶川亂步
戰後、50年代 : 橫溝正史
60年代    : 松本清張
70年代    : 森村誠一
80年代    : 赤川次郎
90年代~現在 :(群雄割據)

亂步的作品未有機會拜讀,赤川的書沒看過(這句明顯地很「大細超」)。其中對橫溝正史最有感情,因為六歲時已看過電影版的《八墓村》。另外,對五六十年代的陳舜臣、高木彬光、仁木悅子也有興趣。

不過,我想我不會讀《人性的證明》的續篇《青春的證明》了。

2006年4月18日星期二

電影節總結

今年電影節的主觀評分:

飛越隔世時空▉▉▉▉▉▉▉▉▋ 85
死者之書▉▉▉▉▉▉▋   65
守夜神▉▉▉▉▉▉▉▉  80
亂步地獄▉▉▉▉▉▉▉▋  75
風暴殺人網絡▉▉▉▋      35
捷足先登三十年▉▉▉▉▉▉▉   70
愛斷背▉▉▉▉▉▉▉   70
買起Viktor & Rolf▉▉▉▉▉▉▉▉  80
三個憂鬱的房間▉▉▉▉▉     50
天堂失格▉▉▉▉▉▉▉▉  80
笨賊喪擒救世主▉▉▉▉▉▉    60
46億年之戀▉▉▉▉▉▉?   60?(應該再高些?)
疾走▉▉▉▉▉▉▉▉  80
因你的雨雲使我不變爛泥▉▉▉▉▉▉▉▉▋ 85

很可惜,沒有遇上窩心的作品,即是那種經年累月也十分喜歡的電影。
最近傍的有四部,可是總欠一點:
《飛越隔世時空》太飄渺、
《天堂失格》中段太像《Fight Club》、
《疾走》前半部太慢、
《因你的雨雲使我不變爛泥》擦邊而過,但手法欠一點成熟。

感覺上,今年電影節的氣氛不錯,但選片較為失望,尤其是動畫方面(FF和龍貓?)。在UA時代看《捷足先登三十年》,因為4:3的關係竟然不是左右留黑而是截了頂部。雖然覺得電影節比往年搶錢(連易拉架也賣),但也希望大會能賺到錢,來年辦得更好。

2006年4月17日星期一

せんせい~!!《因你的雨雲使我不變爛泥》


[HKIFF30 報告 14] 因你的雨雲使我不變爛泥
原名:School Daze
導演:守屋健太郎
日本 2005 彩色 102分鐘

今年電影節我最後的一部。原本看簡介只是稍為有興趣(本片在我的
次選名單中排中後位置),結果因為這天沒有其他電影看,即管點來
;可是在看完的現在,我十分慶幸--這電影出奇地好看!

故事講述身為天才童星(由嬰兒開始!)晴生因為家庭關係而「引退
」,中學時卻積極復出,只能撈到個青春校園劇《滿溢!SchoolDaze
》的廢物閒角。在現實在電視晴生也只是個被欺負的角色,可是在劇
集中有熱血老師鴻池幸一處處指導,漸漸晴生把鴻池老師的教誨當成
金科玉律,甚至在幻覺中看到他……家庭、學校、愛情、事業也一塌
糊塗的晴生,他的將來會是……?

導演的拍攝手法超卡通,就像中島哲也拍《下妻物語》一樣,跳脫幽
默。電影幾乎沒有冷場,笑料接笑料接悲哀接笑料,沒有空閒。另外
亦有不少驚喜位,例如一開始便有某位客串,認識的觀眾都呆了。雖
然同樣是寫日本的欺負問題,這作品拍得很喜劇化,不像岩井俊二《
青春電幻物語》那麼悲情,但觀眾還是會感到晴生所面對的痛苦。作
為首部長片,導演守屋健太郎可謂做了一齣好戲,在劇本在拍攝也抓
到這部悲喜劇的平衡點。演員方面,飾演晴生的森山未來很稱職,但
論搶鏡嘛,一定是飾演「飾演鴻池老師的赤井豪」的田邊誠一和「2
9歲的高中生」山本太郎。田邊誠一把鴻池老師的熱血演得十分誇張
,正好開了日本青春劇《三年B組金八先生》大大的玩笑,每次出場
也說著現實難以實行的人生大道理,更叫人體會這電影中的現實和虛
構之間的矛盾和諷刺。

故事的主題也很正面,結局也令人高興,最難得是導演和編劇沒有刻
意把結局變得像青春校園劇那麼荒謬(例如男主角和壞人化敵為友、
奪得美人歸、平步青雲之類),但仍然是一個十分完滿的結局。「幸
福是要努力才能得到,不過即使得不到,我們還要努力」大概是這作
品的中心思想。我很推薦這作品,尤其是喜歡看日式青春校園劇的,
更應該去看。

順帶一提,今天導演守屋建太郎和演員田邊誠一蒞臨現場,開場前跟
觀眾們打招呼後,表示播映完畢會和觀眾會面。完場時,只見守屋健
太郎一人上台,正奇怪田邊誠一在哪兒時,導演說:「田邊先生因為
有事要先離去……不過我們請來了另一位特別嘉賓--鴻池幸一老師
!」那邊廂只見田邊誠一穿上了戲中的老套運動裝連涼鞋(戲中是木
屐)熱血地飛奔上台,再打個筋斗,跟觀眾們擺甫士,贏得全場掌聲
。觀眾們不斷發問,守屋導演和「鴻池老師」落力回答,掌聲此起彼
落,十分愉快。

2006年4月16日星期日

誰人也好請和我一起活吧--《疾走》


[HKIFF30 報告 13] 疾走
導演:SABU
日本 2005 彩色 124分鐘

今屆另一部Sabu的作品。相比《笨賊喪擒救世主》,《疾走》完
全是相對的世界:灰沉、寫實、無力、哀傷。

《疾走》的故事講述少年秀次長於一個普通的家庭,雖然父母比較疼
文武雙全的哥哥秀一,但秀次的生活仍算幸福。生長在「濱」(岸上
)的秀次,小時受到住在「沖」(海中心,劇中指原本是海但變了陸
地的較貧窮區)的流氓「鬼健」幫忙,可是翌日「鬼健」被發現死了
。兒時的一滴眼淚,讓秀次開始明白了生死和哀傷。少年的秀次,在
「沖」的教會內認識了神父和女孩惠利,轉眼間卻經歷了人生的大變
:兄長入獄、父親失蹤、母親離開、同學因為兄長秀一所為而針對秀
次。一剎那什麼也失去了。秀次他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可是亦找不到
死的理由……

故事前半部頗慢,只是緩緩地交待角色的來歷和心態。當秀次發現秀
一沒回家開始,主題浮現了,故事的推展愈來愈快,也愈來愈灰。電
影的中心思想是生與死,每個劇中人也有著沉重的背負,但各人的處
理也不同:有人尋死、有人苟且偷生、有人為自己所作所為贖罪。我
只看過Sabu的《盜信情緣》、《沙煲英雄》和《笨賊喪擒救世主
》,三部也是幽默作品,所以很難作出比較,但我覺得他處理這種沉
重的題材也很不錯,尤其是作品的後半部,扣人心弦,絲絲入扣--
當然我不排除是帶戲的豐川悅司所演的神父演技好把劇情的無力感散
發出來。

據導演所說,電影的結局跟原著小說有所不同,是他跟原作者重松清
討論改動而改成的,讓作品最後燃有一點希望之光。對於結局我也覺
得很滿意,而且那句「誰人也好請和我一起活吧」和電話有著以往S
abu作品的顛覆性,也更添無奈。配樂也不俗,主題音樂流露著哀
愁。

這場電影,我最不滿只有一點:怎麼觀眾們這樣沒品的?好幾個位置
明明是悲傷的衝擊的卻笑了出來。他們是抱著看什麼而進場的啊?真
的只是看明星嗎?就算是的話,這是他們喜歡的明星演的悲劇啊?看
Sabu加V6,起碼是喜劇,吵鬧一點我還勉強接受,但這部……
唉,看來導演下次別找年輕人氣偶像當主角了吧……

象徵性與超現實之間‧《46億年之戀》


[HKIFF30 報告 12] 46億年之戀
導演:三池崇史
日本 2006 彩色 85分鐘

因為鼻敏感發作,吃了藥昏昏欲睡,所以對這電影的評分或多或少打
了折扣。雖然如此,也即管說說吧。

故事講述在同性戀酒吧工作的有吉淳,因為殺死客人被捕入獄。同日
入獄的,有殺人犯香月史郎。柔弱的有吉遇上強悍的香月,產生微妙
的關係。某天獄警巡查時,發現香月死亡,而有吉正用手捏緊了對方
的喉嚨……倒底發生了什麼事?有吉是否凶手?

導演三池崇史在特刊中打趣說「這電影可能會令觀眾有點迷惑,但沒
有《麥兜‧菠蘿油王子》那麼超現實」,的確看到最後,觀眾會明白
事情的來龍去脈,雖然伴隨著一堆象徵性的畫面。或者可以說,這作
品會要求觀眾細味劇中人的行為和想法,如果你能代入角色,便會明
白角色們的關係,即使完場時導演也沒有明言。拍攝手法有點慢板,
而且畫面很暗和重複,所以我給周老先生召喚了很多次;不過,所謂
「重複的畫面」卻是這作品一大特色,同一個鏡頭同一個片段,如果
出現了三次,你會發現三次也有點不同。例如焦點所在、燈光所照的
重點等等每次也有層層遞進,謎底也會漸漸解開。

根據經驗,這電影應該不錯,但我總是集中不到,我會歸咎於自己的
身體問題(理智分析這作品不會比今屆的《亂步地獄》差,而我頗欣
賞後者的)。順帶一提,這電影的原作竟然是梶原一騎,也即是著名
漫畫《鐵拳浪子》、《巨人之星》、《愛與誠》的原作者。據知這作
品是由他生前的草稿中尋回,由他弟弟以筆名「正木亞都」編集而成
的。

官方網頁:
http://www.cinemart.co.jp/46/

2006年4月15日星期六

一條鎖匙‧《笨賊喪擒救世主》


[HKIFF30 報告 11] 笨賊喪擒救世主
原名:Hold Up Down
導演:Sabu
日本 2005 彩色 97分鐘

繼兩年前的《沙煲英雄》後,Sabu再度和V6合作,拍了這部《
笨賊喪擒救世主》。《沙煲英雄》是「短片長拍」(本來是錄像特輯
卻變了電影),《笨賊喪擒救世主》則是「V6十週年電影」,可是
我卻覺得後者不及前者精彩。

這電影故事講述井之原和三宅穿上聖誕老人裝打劫銀行,陰差陽錯下
卻失去了藏款的儲物櫃鎖匙,被街頭嬉皮士結他手岡田拿了。岡田在
知道手上的鎖匙是鉅款的關鍵後,又被探員板本和長野駕車撞倒。兩
個探員怕麻煩打算棄屍,岡田原來未死但又意外跌入河中,給打算自
殺的神父森田救回。兩個笨賊兩個黑警一個消極神父加上一個耶穌樣
子的嬉皮士,互相追逐找尋……

故事開始得很有趣,節奏明快,笑位不斷,在荒謬和鬧劇的氛圍下令
觀眾看得很愉快。很多情節很白癡又超現實,但沒所謂,夠搞笑便成
。女警和疑犯在盤問室愈聊愈高興、黑警二人組上車下車身份倒轉,
傻瓜神父事事撞板,脫軌的感覺很強。片中亦玩了很多影射,又有《
的士司機》又有《閃靈》,也很有趣。可是,這作品有著一個致命傷
--後半段太胡混。故事後半眾人到了一間像《閃靈》中的酒店還要
見鬼,這也無不可,反正Sabu的電影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問題是
之後要各主角對打。不清楚是製作公司的要求還是導演的奇想,那場
打戲格格不入,更要命是過長。反觀舊作《沙煲英雄》,有人說此作
不及Sabu以前的作品,但至少那種插敘式多角度的敘事法併上錯
摸的劇本,完整性和玩味也強得多。《笨》的故事有夠荒唐怪誕,可
是我總覺得太長。

話雖如此,以娛樂性而言這電影還是很豐富。導演Sabu也說過,
這電影拍攝時間不足、籌備不足、資金不足、連主角們的檔期也不足
(例如岡田的檔期根本少得不夠用,於是Sabu唯有叫他在電影中
段被「雪藏」,再用一個假人代替),在種種規限下,我想能拍出這
樣一部作品也很難得了。

2006年4月14日星期五

超凌厲的復仇電影--《天堂失格》


[HKIFF30 報告 10] 天堂失格
原名:Scrap Heaven
導演:李相日
日本 2005 彩色 117分鐘

雖然是部很火爆、很強悍的電影,《天堂失格》卻難得地仍能突顯出
屬於作品的中心主題--社會性。

故事講述怕事的年輕探員慎吾,與行事脫軌的清潔工人阿哲以及像是
自閉的藥劑師早紀遇上了騎劫巴士的男人。阿哲受傷、早紀自卑的秘
密被揭、慎吾害怕得不敢動。三個月後,慎吾遇上阿哲,交談下發現
彼此對社會有著同樣的不滿,於是成為「復仇代理」,專門幫人報復
不平事。可是,當他們的「案件」愈接愈大,早紀更委託「向全世界
報復」時,事情開始失控。

導演的拍攝風格大膽和充滿挑釁性,不論是鏡頭也好,畫面構圖也好
,演員的演譯方式也好,十分刺激。拍攝的節奏、故事的進展的高低
落差比對大得可怕,觀眾可能在輕鬆的黑色幽默中受到突如其來的情
緒猛擊,導演在這方面真的厲害。小田切讓飾演的阿哲和加瀨亮飾演
的慎吾,一動一靜,擦出了不少火花。栗山千明飾演的早紀戲份不多
,有點可惜。

坦白說,對故事我有一點不滿--架構太像《搏擊會》。雖然結局大
大不同,但那個怕事的第一主角和瘋癲的第二主角,還有事情的發展
也差不多,尤其慎吾反抗上司被調離工作間,他的表情和《搏擊會》
的男主角逃離公司時的表情一樣。不過,在處理手法上卻有所不同:
《搏擊會》其實很靜態,故事一點點的敘述著,而《天堂失格》像是
乘過山車似的,衝擊一浪接一浪,觀眾未咀嚼完前一段的事件,它所
接續的麻煩已經發生了,叫人換不過氣來。

開始時說過,雖然火力十足,但這作品依然突顯出中心的社會問題。
社會有著很多不平事,但復仇是正確的嗎?片初我們看到主角們的行
為大快人心,但結尾時,卻因為結局的無奈而感到悲哀。這電影有不
少笑位的,但笑過後,我們是否應該哭?當慎吾知道闖下大禍時,後
悔又有何用?阿哲在鬼門關前逃過後,他所追求的人生又值得認同嗎


我覺得這作品值得推薦,而我更加對導演李相日的作品產生興趣……
看來會找來看看是否也是如此的「狠」。

憂鬱的極致--《三個憂鬱的房間》


[HKIFF30 報告 9] 三個憂鬱的房間
原名:The 3 Rooms of Melancholia (Melancholian 3 huonetta)
導演:琵祖‧韓嘉莎露
芬蘭 2004 彩色/黑白 106分鐘

《三個憂鬱的房間》跟我預期的紀錄片有著很大的出入,所以覺得不
大對脾胃,可是如果憑此去否定這作品的成就,又好像不大好。我即
管把所見所聞寫出來吧。

入場前,我預期看到的,是最常見的「解說類」(expository)紀錄
片,可是此作原來是「詩意類」(poetic),以畫面和音樂塑造出空
間,讓觀眾詮釋反省。於是,我們不會直接看到資料性的東西,反而
是一堆沒解釋的寫實片段、風景和長鏡頭。這紀錄片分三個部份,第
一部份講述聖彼德堡的兒童軍校,孩子們大都因為家庭破碎而入讀。
他們的將來,注定成為俄羅斯政府軍,上前線打仗。第二部份講述車
臣首府格羅茲尼經過戰火摧殘後,兒童們的生活。他們面對著無望的
未來,有幸的,也只得跟父母離別進入孤兒院換來兩餐溫飽。第三部
份講述孤兒院中的車臣孩子的生活,對將來仍是一片無奈。

雖然我對詩意類的影像不大了解(還拍攝得很……慢……),但影片
中有些影像也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第一部份中,軍校孩子看新
聞講述車臣游擊隊的自殺襲擊被軍方阻截,第三部份卻由車臣的孩子
們看同一段新聞。第一部份俄軍的孩子去望彌撒,第三部份車臣的孩
子去參加穆斯林的祭典。中間第二部份,孤兒院的主人帶走孩子途中
,遠方還傳來砲火的聲音。那衝突性和無力感,纏繞不散。

這作品的確不是我杯茶,所以對我來說是半個地雷。故事鬱卒、主題
鬱卒、畫面鬱卒、配樂鬱卒、手法鬱卒,連我也看得很鬱卒。或許正
好切合了作品的名稱「Melancholia 抑鬱症」吧。

2006年4月13日星期四

"It's too Kylie Minogue!"《買起Viktor & Rolf》


[HKIFF30 報告 8] 買起Viktor & Rolf
原名:Viktor & Rolf: Because We're Worth it!
導演:方克‧禾丁
荷蘭 2005 彩色 60分鐘

因為這齣紀錄片很明快,我也說得簡單一點吧。

這作品記錄了V&R的香水FlowerBomb推出前一年間,這兩位時裝設
計師的生活。面對著成為國際品牌、進軍國際市場,甚至撈過界不只
時裝連香水眼鏡也推出時,Viktor和Rolf他們如何應付?作品很忠實
地紀錄了他們工作、商談、設計、準備展覽等片段。我們可以看到華
麗的時裝背後,設計者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也可以看到他們對
設計的認真與一絲不苟,表現出大師風範。

節奏明快,畫面亮麗是本片的特色,導演完全沒參與兩位主角的生活
,只是以鏡頭把期間的事情拍攝下來。另外,片中人的說話道出了很
多時裝界的現實,有點刻薄但又不得不承認,趣味十足。六十分鐘的
作品,沒有冷場。

我看本片前,曾看過V&R的香水FlowerBomb的時裝秀片段,所以看
這紀錄片時有著看製作特輯的感覺。建議先找點資料認識一下V&R
,再看這作品會有更投入。如果對時裝設計有興趣,這紀錄片更是必
看之選。

本片的官方網站:(有很多未收錄片段!)
http://roadtrip.submarinechannel.com/viktorrolf/intro.jsp

2006年4月12日星期三

原來是家庭倫理劇!《愛斷背》


[HKIFF30 報告 7] 愛斷背
原名:C.R.A.Z.Y.
導演:尚馬克‧華利
加拿大 2005 彩色 127分鐘

譯這片子的中文名的工作人員,實在要抓去打屁股--「愛斷背」?
斷什麼背?這作品重點不在於主角的性向(我甚至到完場時也在懷疑
主角是雙性戀、同性戀還是以為自己是同性戀但其實是異性戀),而
是在於父子情、母子情和手足情。

故事描述生於60年的男主角的成長:兒時和家人的關係、青春期的
反叛、青年期的迷茫等。主角父親是個傳統保守的男性,希望兒子成
為一個堅強有為的男子漢,偏偏主角在年幼時穿上了母親的衣服來逗
弟弟開心而給父親碰見,二人關係從此出現裂縫,這裂縫更隨著年月
愈拉愈闊。主角有三個兄長和一個弟弟,跟行為不良的二哥處處發生
衝突。三父子到底互相關懷親愛,還是互相憎恨?糾纏的關係因兄長
婚禮上的某事件而邁向結局……

單以劇本而言,這電影枝葉頗多,很容易落入支離破碎或者販賣溫情
的局面,但導演掌握著幾個重點去推進故事,增加了故事的說服力和
加強了角色的描寫。而且在細節上也十分用心,不少情節和場面令觀
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會心微笑。比起一般描寫少年成長的作品,這電
影的敘事角度沒有只著眼於主角,把父親和二哥的性格勾勒出來,令
戲劇感更重。演員們也很稱職,尤其是父親,多場的演譯也入木三分
,不慍不火,恰好演活了父親那種愛之深之責之切的心情。配樂也很
不錯,因為作品由60年代拍到80年代,用了不少當時的流行曲作
背景音樂。

雖然是老套的親情題材,但這電影拍出來毫不老套,難怪說是雅俗共
賞的佳作。我唯一覺得不足之處是相對後半部,電影的前半部比較長
,雖然不少地方詼諧有趣,但令故事主題明顯化的卻到了中段才出現
。或者導演想交待多些來鞏固角色們的形象吧。片名《C.R.A.Z.Y.》
一指貫穿全片Patsy Cline的名曲《Crazy》,一指片中另一個意思,
聰明的觀眾大概看至中段便明白。如果不知道的話,片末還有大大個
字幕寫了出來--到時便會知道,《愛斷背》這名字簡直是離題萬丈
不知所云。

雖然我不會像多倫多電影節的觀眾把這作品選為「最受歡迎電影」,
但我也覺得這是一齣不俗的作品,喜歡看家庭倫理題材的不容錯過。

偽紀錄片的政治諷刺劇‧《捷足先登三十年》


[HKIFF30 報告 6] 捷足先登三十年(少許內容)
原名:The First on the Moon (Pervye na lune)
導演:阿歷西‧費多琴科
俄羅斯 2005 彩色/黑白 75分鐘

眾所周知,第一個太空人是蘇聯的加加林,他在1961年升空,而
第一個在月球留下足印的是岩士唐,他在1969年乘阿波羅11號
登陸月球。如果告訴大家,原來蘇聯早在三十年代已經研製出登月火
箭,並且成功發射,而這些資料更有影片紀錄,大家會怎想呢?本片
就是透過這些殘缺的資料片,去找尋和當年計畫相關的人員與目擊者
,嘗試把整個事件的真相曝光--這就是本虛構電影的劇情。

雖然這作品以紀錄片的手法拍攝,但因為內容全屬虛構,所以歸類於
「劇情片」。影片的內容片段時真時假,不過眼尖的觀眾定能看出哪
些是假片段。「故事」由政府篩選太空人、訓練甚至生活也有描述。
火箭發射時一切順利,可是不久便失去聯絡,政府判斷這個計畫失敗
後,相關的人物開始面臨危機……

雖然「偽記錄片」不是新鮮事,但這一部跟我以往看的有點分別。以
前看的「偽記錄片」,大都是以假設為前題去拍攝的科普類作品,但
這齣雖然掛著「太空探索」的招牌,主題卻不是科學,而是政治。在
政府認定計畫失敗後,候補太空人被肅清、計畫主管逃亡、記錄被燒
毀,彷彿要把整段歷史抹煞。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可以把前政
府的黑暗公諸於世,基於這點,縱使這電影的事件都是子虛烏有,但
不減它們的真確性,我們難保有幾多出色的科學家在鐵幕下湮沒。

故事前半段比較沉悶,但當火箭失去聯絡後,「劇情」急轉直下,意
外接二連三出現。全片最後一分鐘更是重點,把整部作品的嘲諷性提
升至另一層次,大力鞭撻極權政府的愚昧。

同行的友人都不大欣賞這作品,但我卻頗喜歡。可能因為我一開始便
抱著「這是一部劇情片」的心態來看吧。

2006年4月10日星期一

風暴炒雜燴網絡‧《風暴殺人網絡》


[HKIFF30 報告 5] 風暴殺人網絡
原名:STORM
導演:馬連、史坦恩
瑞典 2005 彩色 110分鐘

早幾天看《守夜神》有點驚喜,不自覺地鬆懈了,結果今天踏中了好
一個地雷--選片時我也把這部《風暴殺人網絡》定位為「潛在二級
地雷」的,可是入場時忘得一乾二淨。不過,《風暴殺人網絡》不是
個普通的地雷,是那種當人踏上去後,會待人走過才從地面彈起爆炸
的「延遲性爆彈」。

故事講述生活糜爛的唐尼,遇上了被人追殺的紅髮女子,得到了一個
銀色的小盒。之後怪事接踵而來,住所被人搗亂、被人追打、無端被
當成殺人犯……再度遇見紅髮女子,給告知「事情的原點在你的回憶
裡」……

看起來很吸引啊?對,其實本片兩小時中,沒什麼冷場。追趕、動作
、詭異、幽默、心理戰,什麼也有。拍攝手法也絕對不差,開場一段
有《Matrix》的感覺,男主角出場有著《搏擊會》的黑色幽默,主角
遇上麻煩開始脫離常規有著希治閣的作品的味道……這不是很好嗎?
問題來了:故事上,《風暴殺人網絡》沒有以上所說任何一部作品的
合理性。看《Matrix》我們會驚訝於世界的設定,看《搏擊會》我們
會詫異於愛德華諾頓和畢彼特的關係,可是看《風》會發覺劇情進展
到觀眾猜不到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卻是沒辦法把之前的片段合理化的
。看到最後觀眾會發現這作品並非科幻作品(Science Fiction )而
是心理驚慄(Psychological Thriller)電影,然而它沒有後者的現
實感,又用了前者的包裝。故事真正要描寫的,是男主角心理上的轉
變,但卻無力把那些扮荷李活商業片的情節跟這個主線連起來,於是
出現了鬆散的結尾。

開始時我說是「延遲性爆彈」,相信大家心中有數吧。這電影是完結
時才令觀眾有著「啊!怎麼完了?那條伏線怎麼了?」的疑團,就像
背後有個地雷彈起來爆炸一樣。我接受到《飛越隔世時空》那種混亂
式、反邏輯的敘事法,因為它給觀眾龐大的想像空間,而細味之下可
以理解導演的想法;但我接受不到《風暴殺人網絡》中,把中心思想
硬崩崩地交待給觀眾後,卻無法表達出其他劇情的意義,甚至讓觀眾
以為那些片段只是單純地裝帥耍酷。

其實,平心而論,這作品的中心思想不算差(為免透露劇情這兒不贅
),畫面、分鏡也有板有眼,動作和特技也尚算有趣,毛病只是太貪
心,把多項觀眾受落的東西一口氣放進電影裡,卻沒有認真考慮這些
元素彼此搭不搭調,合不合理。當然,我不排除是我的理解力有限,
無法超脫這個要求合理性的格局,也可能因為這作品是以現實包裝,
所以我才有以上的怨言吧。如果未看卻又買了票的,「不抱期望」或
許是最好的調味。

2006年4月9日星期日

變格派推理‧《亂步地獄》


[HKIFF30 報告 4] 亂步地獄
導演:竹內卓、實相寺昭雄、佐藤壽保、金古敦
日本 2005 彩色 134分鐘

雖然自封為推理迷,但亂步的書,我一本也沒看過(倒是小時有看《
少年偵探團》的電視劇)。未看這作品前,我只知道當中的《鏡地獄
》曾被香港漫畫家利志達繪畫,以及《毛蟲》在二次大戰前被日本政
府列為禁書。不過打著亂步的大名和「把不可能映像化的亂步詭異小
說拍成電影」的旗號,也足夠驅使我買票入場了。因為作品分成四個
短篇,我也分開來說好了。

《火星的運河》:對我來說完全是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的作品。畫面
是十分衝擊了,但內容到底是啥?看完還是抱著大大的疑惑。我只記
得淺野忠信赤條條地在荒原步行,忽爾加入了他赤條條地毆打一個赤
條條的女人的片段,再回到荒原中見到赤條條的他,看到赤條條的女
人的幻影……再看介紹,說的正是以上這些。內容大概是表達出夢境
和現實的界線的模糊,也可能是作為本片的楔子吧--這部份只有幾
分鐘,所以看不懂也沒關係。如果由我詮釋,我會把它當成代表亂步
創作接著的三個短篇的中心:赤裸、愛、慾、瘋狂、清醒和死亡。

《鏡地獄》:變了格的本格派推理故事,名偵探明智小五郎也有出場
。茶道教室的女性接連死亡,死狀可怖,事件核心人物、美少年齋透
到底和一連串的受害人有什麼關係?故事有特別的地方,但還算平實
,而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是「鏡」。幾乎每個場景也有大量的鏡,畫面
的塑造詭異得不得了,也配合著主題「鏡裡的影像是虛幻還是我們才
是?」。這個短篇差不多佔了全片一半時間。

《毛蟲》:比《鏡地獄》更奇詭更荒誕的作品,但主題卻出奇地清晰
。失去了雙手雙腿又聾又啞的軍人,在荒島的廢屋中被妻子虐待和性
交。荒島上還有軍人妻子叔父聘請的男人平井太郎,每天偷窺他們兩
人……故事的結局我不說出來,雖然不算出人意表但有著強烈的說服
力,每個角色也有血有肉。看罷也明白了為什麼這小說會首當其衝被
當時的日本政府打壓,因為這是一部反戰的作品。變成了「毛蟲」的
男人,在腦中不斷說著:「你在幹什麼!我、我可是軍神!是軍神啊
!」女人卻說:「我愛你。我愛的是你,不是一個軍人。」形同廢人
的「軍神」,被女人鞭打、餵食,那種諷刺和尖銳,難怪張牙舞爪的
軍國政府不高興了(雖然我不知道電影版跟原作有多少出入)。說起
上來,大概正因為江戶川亂步從沒做過政府喉舌,戰後才可以在各種
文化被打壓的日本輕易地重拾戰前的人望。留意一點,松田龍平飾演
的平井太郎便是江戶川亂步的真名(「江戶川亂步 Edogawa Ranpo」
這名字是音譯自推理小說鼻祖「愛格‧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
的),而這片中不但加入了明智小五郎和小林少年,更有談及「怪人
二十面相」的誕生!畫面上一如其他很震撼,暴力、性慾和痛苦的動
態,配合著扭曲的愛情、冷酷和美感的靜態,兩者也突出得令觀眾留
下深刻印象。四部作品中,我最欣賞這套。

《蟲》:唯一一部會令觀眾發笑的作品。故事講述有心理病的司機愛
上了舞台劇女星芙蓉,結果殺死了對方……以上不算是劇情透露吧(
官網寫的更多),因為精彩的在之後。比起前三部,這一齣短片沒有
那種叫人不安的詭異,反而是龐大的黑色幽默。觀眾可能會發覺自己
有點變態,因為講嘔心的話此作比之前的更要命,可是大家會在半個
鏡頭後笑了出來。我會把這作品歸類為荒謬劇。可能因為導演金古敦
本身是個漫畫家,所以漫畫感很重,把變質的心理的「毒性」沖淡了
,也讓本片完結時觀眾的心理不會太沉重。

四部作品也有淺野忠信演出,除了《毛蟲》外都是主角。看到《毛蟲
》時我還是覺得他演得太沉鬱,但最後《蟲》卻演得很自然,無論表
情還是動作也把患心理病的司機演得很出色。

今天看這電影時我其實很睏,但只有《鏡地獄》中段我有點昏昏欲睡
,其餘時間也被畫面和劇情吸引著。喜歡日式詭異電影的絕對要看,
相反的話,如果不怕「心理變質」的故事和畫面這作品也是值得一看
的。

官網:
http://www.albatros-film.com/movie/rampojigoku/

2006年4月8日星期六

俄版X-men?《守夜神》


[HKIFF30 報告 3] 守夜神
原名:Night Watch (Nochnoy dozor)
導演:畢曼比托夫
俄羅斯 2004 彩色 114分鐘

入場前,總是怕這齣是地雷。縱使說是俄羅斯票房冠軍,但經驗所知
,電影節介紹愈是吹噓的,愈是失實。結果再一次證明這理論沒錯,
電影跟場刊所說的「俄版《22世紀殺人網絡》加《魔戒》加《星球
大戰》」大相逕庭,只是有些鏡頭(加起來不到十份一)相似。可是
,問題只在簡介方面,電影不但沒半點地雷味,整體而言更是一部成
功的商業片。

故事講述世界上除了人類外,還有另一種生物存在,但他們一直和人
類並存。以前他們被視為巫師、異能者、先知、妖怪、吸血鬼,而他
們亦分成光暗兩派,光明的保護人類,黑暗的殘害人類,兩者互相殺
戮,誓不兩立。後來,光明的首領知道這樣下去只會令所有異類滅絕
,於是跟黑暗的議和,二者不再互相殘殺,人類(和異類)可以自由
選擇去成為正或邪,兩派不可干涉。光明的叫守夜神,黑暗的守日神
。一直以來相安無事,然而二十世紀末廿一世紀初,有一位大能的異
類出現,他的選擇會導致這個天秤失衡……

這是一部現代的科幻/奇幻作品,如果認真一看以上的內容的話,很
容易發覺這和《X-men》相類似。不但正邪各有首領,片中的異
類也是各有異能,有人會變身、有人會預知、有人會發衝擊波……這
不像《X-men》嗎?故事的節奏也很快很密集,雖然中段的「大
事件」有點無厘頭,但每隔一陣子總有令觀眾猜不到的情節出現。故
事的伏線編排不錯,最後的高潮位亦很有氣勢。

畫面有不少CG特技,質素不錯,有趣的是根據導演在特刊所說,因
為莫斯科沒有大型的CG公司,他們便在網上動員,建立了自己的工
作坊--找了150位美術員,透過互聯網合作。互聯網的普及催生
了這作品,否則俄羅斯沒辦法製作出這種高質素的特技電影。另外,
導演畢曼比托夫以前多拍錄像及廣告,不知是否這原因,我覺得很多
地方的手法令我想起拍MV起家的大衛芬查在《七宗罪》的跳躍感,
可是更要強烈得多(可能因為是科幻/奇幻片)。

雖然本片設有中文字幕,但英文字幕方面值得一讚。一般而言,字幕
就是字幕,把對白翻譯貼上畫面罷了;可是這電影不知道是霍士公司
還是導演的興趣,竟然在字幕上動了很多工夫,不但會因為角色情緒
變色變大,還會和畫面相呼應,例如角色看到幻覺連字幕也會飄來飄
去,漫畫感超強烈,亦製造出更強的氣氛。開場不久一個角色拿杯子
時,字幕不是消失而是順著手勢向下移走,我還在納悶怎麼大公司的
字幕組這樣隨便呢……(笑)

作為科幻/奇幻電影,聲、畫、演員、故事也不錯,而且因為在莫斯
科拍,景物有著強烈的風格,就像東歐電影,這一點荷李活商業電影
是掌握不到的。有些段落在演譯或劇情上也許未夠完善,但整體而言
我覺得此作比不少美國賣座片好看多了。期待續集《守日神》能在香
港上映。

民俗學的人偶劇--《死者之書》


[HKIFF30 報告 2] 死者之書(有導讀)
導演:川本喜八郎
日本 2005 彩色 70分鐘

因為準備不足,弄錯了欣賞這作品的角度,直至完場後翻查資料才知
道。《死者之書》這電影,是要有準備才會看得懂的。

看介紹,以為是一套劇情片。錯了,大大的錯了。單單以故事來說,
會令觀眾摸不著頭腦的,而且場刊簡介中說什麼「公主拯救王子」之
類,更加大大的誤導了觀眾。容許我把簡介改寫一遍:

日本的葛城山上的佛寺當麻寺,供奉著公元七世紀前後的曼陀羅(描
繪覺悟世界諸佛、菩薩和神的圖畫),而這幅曼陀羅,更有一個傳說
,講述一位貴族的女兒將蓮絲編成布匹,再親手把曼陀羅繪成。昭和
初年,與柳田國男齊名的民俗學者折口信夫(以釋迢空作筆名),根
據這個傳說加上搜集回來的資料,寫成《死者之書》。內容描寫天武
天皇兒子大津皇子因權力鬥爭被誣陷殺害,臨死前因瞥見女子耳面刀
自美麗的容貌而念念不忘,多年後耳面刀自的後人、貴族藤原家的女
兒因悟佛而與墳中的皇子相遇,藤原家郎女在當麻寺裡為他織布,把
他的容貌畫成曼陀羅。

看完以上的介紹,大概會猜到,這個故事是要有先驗,即是知道了故
事背景和結果才會明白奧妙之處的。作品的重點不在人物的關係和因
果,而在於佛性和民間傳說與歷史遺物的關連。老實說,我沒什麼佛
性,所以不大理解郎女抄一千卷阿彌陀經是弘揚佛法還是潛心修佛,
也不知道究竟皇子是變了厲鬼還是成了佛(還是一般人以為是鬼,郎
女卻看到佛),所以只有從「原來這件古物背後有這麼一個故事啊」
來看。

如果只從技法來看,川本喜八郎的人形作品是很特別的,造型生動,
細節處理得井井有條,畫面豐富,音樂也很配合。如果對民俗學或佛
學有興趣的,這作品很值得看,可是如果想看「王子復仇記」的話,
抱歉,完場時一定會有大量疑問……

----------
附注:
當麻曼陀羅圖
《死者之書》原文

我想起中學時,跟一群朋友去看《艾活傳》。完場時只有我跟某朋友大呼過癮,其他友人都在納悶。我便說:「你知道嗎,剛才電影的故事是‧真‧的‧喔!」他們都大表詫異,更說「真是想不到啊!」「真的很荒謬呢!」「真的話那便十分有趣了!」
《死者之書》大概也是如此。

2006年4月7日星期五

你有沒有偶然回想一下這輩子遇過的人?
可能是經常光顧的茶餐廳伙計,可能是樓下的管理員,可能是每天乘巴士也遇到的陌生人。
在你的心裡,他們只是於生活無關痛癢,連跟家人提起的價值也沒有的面孔。
的確,大抵也是如此。
但偶然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他們的些微轉變,會勾起你的興趣。
例如換了眼鏡、添了一點笑容、多了一條縐紋。
你會猜想,對方最近是不是去了驗眼呢?近視或老花加深了嗎?家裡有喜事嗎?老闆加薪嗎?夫妻不睦嗎?工作辛苦嗎?
這一刻,你才會發現,他們也是人,和你我一樣,有一個「生活」。
然而,無論他們生活愉快也好潦倒也好,他們還是跟你沒啥關係。
可是,你就是會偶然想起他們。
然後,便會想起失去聯絡的朋友了。

2006年4月4日星期二

飛越時空的作品‧《飛越隔世時空》


[HKIFF30 報告 1] 飛越隔世時空
原名:The Lost Domain (Le domaine perdu)
導演:拉烏‧盧易茲
法國/義大利 2005 彩色 106分鐘

今年電影節,我第一部看的電影是《飛越隔世時空》。之前沒留意這
作品,但同時有幾位友人提起,細心一看,才發現差點錯過了一部自
己一向有興趣的題材--不是指作為電影中的重心、小說《Le Grand
Meaulnes》(台譯《失落的莊園》),而是指導演的背景--他是智
利人。

故事講述三十年代,住在智利鄉村的小孩麥士遇上了法國機師安東。
安東常常帶著麥士去「尋寶」,四處去冒險。後來,二次大戰期間,
當了戰機機師指導員的麥士,重遇為求光復法國、被迫逃難到英國的
安東。再之後,回到智利的麥士,在七十年代軍人政變的浪潮下,遇
上了安東的孫兒……三個不同的時空,同樣的人物,互相交疊重複著
現實與回憶的片段。

坦白說,入場前我對小說《失落的莊園》一無所知,或多或少影響了
對這電影的欣賞心情,不過剛才找了找資料,再跟記憶中的情節比對
了一下,不由得拍案叫絕。導演盧易茲竟然借了一個在法國家傳戶曉
的故事,去串連一個新的故事,來影射自己生平的故事!

故事的敘事手法並不傳統,要作比較的話,是添布頓《大魚奇緣》和
今敏《千年女優》式的真實虛幻插敘法,而事實上《飛》比起這兩部
電影難懂,更難分辨出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虛幻,連時序上也難以理解
。麥士在二次大戰時才把《失落的莊園》交到安東手上,反過頭來卻
講述安東年輕時怎樣實踐著小說的情節,甚至和小孩麥士一同到過那
個失落的莊園。畫面上,不同的時空經常交錯,時代不同卻又重複著
相呼應的情景。段落的轉換都很特別,比方說年輕的麥士和安東的女
兒聽到敲門聲,卻是七十年代的麥士給軍人闖進家來。雖然真實和虛
幻交錯,結局卻帶出了一個新的可能,在這兒我不說出來,留待有興
趣的朋友自己欣賞。

文首說過,我留意的是導演的生平。小說《失落的莊園》的故事講述
主人翁莫尼在舞會中遇見一見鍾情的女孩,二人分開後,相隔多年再
遇--這是小說作者亞蘭‧浮尼葉半自傳式的作品,因為他真的在年
輕時遇見令他傾慕的女性,八年後重遇卻是人面桃花,不再是昔日他
魂牽夢縈的女孩。盧易茲在作品中,讓麥士和安東重演了很多小說的
場面,有趣的是,這也是他的半自傳式作品。電影裡,安東因為二次
大戰而逃亡英國,卻仍念念不忘法國的土地,被人譏笑為老頭子也要
去從軍駕戰鬥機。麥士生為智利人,即使二次大戰時為盟軍付出血汗
,在知命之年卻經歷了皮諾切特借美國軍力奪權令祖國陷入白色恐怖
的痛苦。這兩者加起來,便是導演盧易茲自己。盧易茲在阿倫第總統
執政時曾加入政府擔任顧問,為國家出力,可是在暴力下阿倫第被迫
死,盧易茲逃亡到歐洲。導演借用了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也同時
間借用了《失落的莊園》和浮尼葉的聯繫,幾方面互相重疊,和這電
影的敘事手法如出一轍。

縱使這作品的故事沒《大魚奇緣》那麼圓滿,手法沒有《千年女優》
那麼大膽,但從各方面而言,還是很出色。如果一部作品,在電影院
看時觀眾覺得十分滿足、十分有趣,我會說是一部滿意的作品;如果
一部作品,在電影院看時有著不理解的地方,但離場後會讓觀眾細味
、咀嚼,在回想中摸清作品的輪廓,我會說是一部出色的作品。這電
影是後者。

2006年4月3日星期一

Pink - Stupid Girls


對PINK的印象,是一頭粉紅色的頭髮、硬朗的形象和獨特的唱腔。
不過自從看過她的《Stupid Girls》的MV後,發覺她不止硬朗,還很有個性。
MV裡狂串美式美女的倒模現象,拿金髮、身材、體重,甚至Paris Hilton開玩笑。
歌詞也有夠精闢,例如:

What happened to the dreams of a girl president
She's dancing in the video next to 50 Cent
They travel in packs of two or three
With their itsy bitsy doggies and their teeny-weeny tees
Where, oh where, have the smart people gone?
Oh where, oh where could they be?

記得香港曾有歌曲諷刺纖體風,但跟這歌比起來,完全不成氣候。
要罵,就要罵得夠狠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