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2日星期四

情人物語《Love My Life》



數年來,我總是跟「香港同志影展」緣慳一面。我不是對同性戀有偏見,只是每年也碰不到有興趣的作品,或者時間上不合所以沒去買票。結果今年「開齋」了--我為了一個男人獨個兒去看了這齣以兩個女同性戀者為主題的電影。

《Love My Life》是由漫畫改編的電影,故事講述18歲的女大學生市子終於帶了戀人繪里回家見家長,當翻譯家的爸爸不但沒有反對,更說了句:「市子你果然是爸爸媽媽的女兒啊……」原來市子的父親和已過世的母親也是同性戀者,知道真相後市子反而嚇了一跳。電影便是圍繞市子和繪里二人的戀情發展,描寫同志在日本社會裡的現象等等。如果不著眼於兩位女主角的性別,這作品和很多青春愛情電影大同小異,諸如開明的家長vs保守的家庭、前度情人出現的尷尬、令角色心動的外遇、同儕間的暗戀、主角之間的誤會、一兩場溫馨/激情的床戲……不過,在同性戀作為主題下,以上種種也帶出了另一個角度。

好了,我為什麼說「為了一個男人」入場呢?附圖右面那位便是市子的爸爸……對,他便是直木獎得主、《池袋西口公園》等多本暢銷小說作者石田衣良。我沒想過這電影有機會在香港上映,所以這次想也沒想便訂了票。作為石田衣良的書迷,沒理由錯過他第一次的電影演出吧?電影中,他的戲份出奇地一點也不少,雖然演技上不能跟專業的演員相比,但因為角色的職業和性格跟他本人很接近,所以尚算不俗,而且那個傻老爸的角色十分討好,每次出場也叫觀眾會心微笑,他向女兒出櫃一幕實在有趣。很難相信,這位曾患有輕微對人恐懼症的作家會跑來拍電影!據說,他接拍的原因是想替小說取材,至於有沒有給導演或監製哄騙增加戲份就不得而知了。

順帶一提,飾演市子的吉井怜可說是個奇跡演員,出道時是個偶像派,18歲時突然患上急性白血病,跟癌症苦鬥了兩年終於痊癒,而由於骨髓移植的關係連血型也由A型變了O型。復出後比之前更投入工作,獲得多方賞識,片約也接踵而至。即使只喜歡動漫畫沒看電視電影的人也有可能認識她,因為人氣漫畫《Bleach》的真人舞台劇版本裡,飾演井上織姬的便是她了。

官網:
http://www.lovemylife.jp/

2007年11月13日星期二

追尋和被追尋--《風之影》


雖然我在《風之影》中文版推出不久便訂購了,可是因為我的書列中已排了長長的一條書龍,加上看到那五百多頁沉甸甸的份量後,總會挑了其他書來讀。最後,拖到今年年中才拿出來看。花了好幾天把整本啃掉後,感想有點矛盾--一方面我覺得這小說很冗長,另一方面我覺得很感動!怎麼會這樣的?

魯依斯‧薩豐的《風之影》是近年西班牙文學界的一個奇蹟,它不但在西班牙叫好又叫座,在歐洲狂掃多國的暢銷書榜,同時亦獲得多個小說文學獎,成績驕人。甚至有人把《風之影》視為西班牙語文學的新里程,秉承了塞萬提斯《唐吉柯德》和馬奎斯《百年孤寂》的榮光。小說以第一身主角,十歲男孩達尼的成長為主軸,描述他跟隨父親從「書籍的墳墓」得到一本絕版著作後,為了追尋作者而引發的一連串事件。

由於故事以四五十年代的巴塞隆納為背景,華文區的讀者很可能不久便被環境和人們的心態所迷惑,當中不時提及西班牙的第二共和國、內戰、佛朗哥獨裁等等,讀這作品前最好了解一下這些背景因素。故事開始時,主角由父親帶領往「遺忘書之墓」一段帶有強烈的奇幻味道,可是,其實這小說是十分十分寫實的,我看了好些時間才調整好心情繼續讀下去。雖然不少書評將這作品歸類為推理懸疑,但我覺得把它歸類為犯罪小說更好,而且它還有著愛情、冒險以及後設小說等元素。

作者筆下的巴塞隆納極為真實,讓讀者充分感覺到當時的社會和環境,而故事主題隨著達尼的訪查下顯現,叫人十分投入。文首說過我覺得冗長,大概因為達尼不斷的調查,從不同的人的口中知悉書中作者胡立安的過去,當中的片段都幾乎可以獨立成篇;然而,薩豐巧妙地把達尼和胡立安兩者的人生作了鏡子的兩面,帶出了不同於單純冒險故事的氛圍。表面上,《風之影》只是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但在小說的意義上卻大大超越了這範疇,作者運用了轉折的手法表達出多面的中心思想。尾聲不算震撼,卻像細水長流般,深刻地留在讀者的心裡。

我想,如果《風之影》拍成電影的話,應該會很好看。它具備了一流劇本的元素。附帶一提,中文版新版附有原聲大碟(小說也有OST!),乃是作者寫作時為配合氣氛所作(小說家兼作曲家!),我試聽一下便發覺音樂讓小說的情感二百巴仙地爆發出來,旋律優美得叫人掉眼淚,所以有興趣買書的朋友定必要買附CD版。因為手頭上的是舊版,我正頭痛該不該再買一本新版呢……

官網:
http://www.booklife.com.tw/wind1.asp

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優雅的宇宙


這次不是書評,雖然這的確是本科普作品--我只想說說由這本書改編成的電視節目。

格林恩教授(Prof. Brian Greene)的《The Elegant Universe》是近年一本暢銷的科普讀物,令人注目的原因在於主題涉及連物理系大學生也未必能弄清楚的弦定理,內容卻寫得十分淺白。弦定理(String Theory)是量子力學研究中所衍生出來的理論,用作詮釋粒子的特性、化解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的矛盾、統一重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等等。簡而言之,就是愛因斯坦至死仍在追求的「萬能理論」。雖然諷刺地現今中學物理科仍在教授牛頓那套經典物理(最可惡是騙學生說這是「定理」而不是「在我們一般使用的情況下會符合我們觀測結果的方程式」),粒子的研究已經跑得老遠,甚至已經應用成為一般消費品(請看看你手頭上的iPod吧)。量子力學開始的革命,至今仍被大眾視為高深莫測的學問,大概原因有二:量子力學所研究的東西太微小和生活沒大關係,以及這理論實在太古怪。

2003年美國PBS電視台把《The Elegant Universe》拍成三集一小時的電視節目,由作者格林恩教授親自主持,利用CG把量子世界中難以理解的情況影像化,加上顯淺的比喻讓觀眾可以掌握弦定理的由來、概念以及去向。雖然是科學節目,內容一點也不沉悶,更看到一眾物理學家有趣的一面。

為什麼我突然拿這個出來寫呢?很簡單,因為我最近才知道這節目在官方網站有得看,更是三集的完整版本,真令人感動。我曾考慮過買DVD啊。
http://www.pbs.org/wgbh/nova/elegant/program.html

2007年11月4日星期日

意味深長的《櫻樹抽芽時,想你》


其實一直也想替歌野晶午的《櫻樹抽芽時,想你》寫篇文章,但總是無從下手,因為稍一不慎便會揭了謎底,影響趣味;可是,如果連邊也不擦一下的話,根本沒法說明這作品出色的地方。雖然標題寫著「意味深長的《櫻樹抽芽時,想你》」,但我沒打算說這作品有什麼意味深長之處,請自行找來讀讀體會一下吧。以下寫的可能有點語焉不詳,請諒解諒解。

故事講述第一身主角成瀨受託調查一宗詐騙案,期間遇上了心儀的女性麻宮,與之交往時又深入詐騙集團找尋證據。雖然還有一兩條副線,但重點嘛,還是以上所說的劇情。唔,這樣看來,真是毫不吸引啊!如果這樣想的話,大抵和讀這小說的情況一樣,一開始便徹底的被誤導了。在《櫻樹抽芽時,想你》裡,讀者會看到一個傳統的冷硬派偵探插手社會派推理常見的犯罪中,隨著事件推進,犯人的真面目愈來愈明顯,偵探的危機也愈來愈大,不過讀者還是看不到新本格派的謎團或詭計。然而,在結尾的篇章,作者卻引爆了一個核彈,把讀者對整個事件的認知完全推翻--原來詭計老早已植入了讀者心裡。

作者巧妙地運用文字的力量,讓讀者漠視了事情的真相,敏感的讀者在不少篇幅會察覺到很多奇異的情節,在人物性格在環境佈置在對話內容中總有點不協調感,不過在一個社會派的犯罪故事中,一般人很容易跨過這些細節。到了結局,我們才會記起歌野晶午是新本格派的先鋒之一,這不是一本單純的社會派推理小說。《櫻樹抽芽時,想你》出色之處在於包含了七十年代社會派推理中濃厚的寫實作風,同時又揉合了新本格的後現代格式。

的確,有一兩處作者使用了近乎欺瞞的誤導手法來混淆視聽,但事實上伏筆之多可說是同類型小說之冠。以下是我閱讀時覺得有問題卻又忽視了的幾個情節,只列出情節沒有謎底,不介意的朋友可以一看:(由於手上沒書,只憑記憶可能有少許出入)


‧成瀨和妹妹假扮夫妻時,推銷員和妹妹的對話及態度。
‧成瀨骨折時變得極之沮喪。
‧成瀨輕易地混進詐騙集團當清潔工人,更沒被人懷疑。
‧在回憶中的事件中,老大質疑成瀨知不知道避孕套的模樣。


順道一提,我看的版本是商周出版的舊版,新版封面已改成上圖,由獨步出版。據知商周的版本現已斷市,畢竟這作品拿了第57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和第4回本格推理大獎,還有多個推理小說票選的三甲位置,鋒頭一時無兩,華文區讀者也口碑載道,算是冷門作者的少有當紅作品。其實歌野晶午另一系列「放浪偵探信濃讓二」有推出過中文版漫畫,有興趣的朋友也可找來一看。(不過信濃讓二的漫畫版造型……真是……哎……)

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

怪談翻案?《嗤笑伊右衛門》


一口氣再多寫一篇京極夏彥作品的淺談。京極夏彥除了以描寫戰後50年代的推理小說「京極堂系列」出名外,亦寫了不少以江戶時代為背景,跟妖怪有關的小說故事。《嗤笑伊右衛門》便是其中一本,更於1997年獲得第25回泉鏡花文學賞。

《嗤笑伊右衛門》嚴格來說不是推理小說,即使以廣義的Mystery而言也有點勉強,因為作者沒刻意把謎團覆蓋,或是把「事件」--即故事中心--明確地顯現出來(雖然有一大堆死人)。故事講述浪人伊右衛門入贅民谷家,娶了因病而毀容的阿岩為妻,在官府當差。後來夫婦卻因事離異,伊右衛門續娶了上司伊藤家的阿梅……然而,背後卻因為一連串卑劣的陰謀而蘊釀著惡果。《嗤笑伊右衛門》可以說是劇情小說,或者說是愛情小說,又或者簡單來說是「時代劇」。單從表面看來,它只是一本哀怨的奇情小說,但熟悉日本民間傳說的人看到上述介紹的角色名字,應該會發現這是改編的作品--故事大綱來自膾炙人口的《四谷怪談》。

《四谷怪談》最早的文字記錄大概來自18世紀初的小說《四谷雜談集》,內容講述四谷於岩稻荷田宮神社的由來,及後於1825年被鶴屋南北四世改篇為歌舞伎《東海道四谷怪談》而流傳至今。《四谷怪談》改編眾多,電影有二十多個版本,深入民心。原版的民間傳說和後來的歌舞伎版本已有不少出入,但基本上也是「醜妻阿岩被丈夫伊右衛門所殺,化成厲鬼復仇」。《嗤笑伊右衛門》的故事大綱則取自多個版本混合而成,但最特別的地方有二:重新塑造人物性格和否定超自然現像。小說裡保留了原著的愛慾情仇,死去的角色終究難逃一死,令讀者驚嘆的是以寫實的角度來描寫整個事件。這作品就像報告了真實的情況,而因為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加上耳濡目染,怪談之說不脛而走。換句話說,《嗤笑伊右衛門》是「因」,《四谷怪談》是「果」。其中有不少精彩細節,例如《四谷怪談》中阿岩變了妖怪「提燈於岩」(提灯お岩--提燈妖的一種,即是會從提燈中間裂開變成嘴巴的那種妖怪……同類型的還有「不落不落」),京極夏彥竟然也找到把它合理化的地方。把一個耳熟能詳的傳說融會貫通、重組成一本精彩動人的小說,這便是作者厲害之處。

看《嗤笑伊右衛門》前(或已經看完後),不妨去看看著名的日本文化作家茂呂美耶老師的BLOG,她詳細地寫下了《四谷怪談》原版的故事,這段亦收錄在她的新書《傳說日本》中。附帶一提,《傳說日本》一書囊括了四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日本傳說、神話和怪談,文筆生動逗趣,絕對是民俗學的一流入門書籍。

我還未買到《巷說百物語》,所以這串「京極夏彥談」沒有第四彈了。其實《嗤笑伊右衛門》也有推出過電影版,但我沒看過,就此跳過。

2007年11月1日星期四

超越前作的《魍魎之匣》


對,又是京極夏彥。連續寫這兩部小說的介紹,皆因京極也只是繼出道的《姑獲鳥之夏》後相隔了四個月便推出了這本上千頁的第二作,而故事內容更是和前作相差兩個月,我也湊湊熱鬧一口氣寫兩篇。我看《姑獲鳥之夏》時,謎底的確令我有點意外,而《魍魎之匣》看不夠三份一便已猜想到事情的大半來龍去脈。微妙的是,我覺得後者比前者更好看。

之前提過,《姑獲鳥之夏》雖然在多方面突破了既有的推理小說框框,但論娛樂性有所不足。續篇《魍魎之匣》正好改善了之前的缺點,一開始便是本格派的述事式事件開端,前奏明快,交待充足,到後來京極堂跟關口說一大堆理論的情節時,作者巧妙地加入了鳥口這個調皮的角色,在嚴肅的對話中插科打諢加入不少冷笑話,令讀者讀得更輕鬆。《魍魎之匣》的故事比《姑獲鳥之夏》複雜數倍,人物牽連更廣,但這部續作娛樂性更豐富,即使猜到部份謎底,還是會欣賞故事的發展和期待主角們解決事件的手法。作者繼續使用巨量的知識來串連起劇情,更加入了歷史的真實案件(千里眼研究、荒川放水路碎屍案等等),讓作品更具真實感。

故事內容嘛,不贅了。有綁架、殺人不遂、連續殺人、分屍、神秘宗教……太多了。有興趣的請自行找來看看吧。順帶一提,《魍魎之匣》奪得第49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另外,今年年底《魍魎之匣》會推出電影!我希望比《姑獲鳥之夏》好看,一來換了導演,二來故事上應該比前作易交待。可是永瀨正敏因病未能飾演關口巽,改由椎名桔平擔任……椎名桔平?我印象中的他多是強勢的角色,演這瘦怯怯的文弱書生會如何呢?以下是預告片,看來不錯。



電影官網:
http://www.mouryou.jp/
附註:官網有雷。不要細看人物介紹,有洩露情節的內容。